[发明专利]一种防胀气奶瓶内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4997.X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0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定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定钧 |
主分类号: | A61J9/00 | 分类号: | A61J9/00;A61J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胀气 奶瓶 内胆 | ||
一种防胀气奶瓶内胆,是在解决上述防胀气、防奶瓶产生气泡、易洗易用的需求的基础上,创新出来的一种奶瓶配件,其最大的特征是,在常规奶瓶上,多了一个防胀气奶瓶内胆;所述的内胆是一个柔软的、贴合奶瓶造型的,能放进奶瓶、上部有开口的软体瓶胆;所述的内胆在与奶瓶内部的接触面上、即内胆的外壁上,有至少一条以上自开口处延伸到其下部的导气凹槽。婴儿用奶瓶吸奶时,当奶瓶内的奶液减少、产生负压后,空气通过导气凹槽进入瓶体与奶瓶内胆之间,让内胆可以自然收缩,达到奶瓶内胆内没有明显负压,使空气不会进入内胆,自然就还不会产生奶液气泡,从而达到防胀气的目的;同时,所述内胆还又不需要更换专业防胀气结构奶瓶,达到更好用、更经济有效果。
技术领域
一种防胀气奶瓶内胆,本技术方案涉及到一种奶瓶配件,特别是一种防胀气的奶瓶配件。
背景技术
在喂养婴儿喝牛奶的时候,经常会因为婴儿吸入太多的空气导致胀气、吐奶,主要原因是:当婴儿在吸奶时,会令奶瓶内部产生负压,这时空气要经过奶嘴或奶瓶上的进气阀进入奶瓶,才能平衡气压,让婴儿继续吸奶;而通过气阀进入奶瓶的空气经过牛奶液时,会产生气泡,过多的气泡正是婴儿胀气吐奶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一种防止气泡产生的防胀气奶瓶。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不少防胀气奶瓶的技术方案,但普遍存在结构较复杂,使用、维护麻烦,特别是清洗较麻烦的情况,社会需要一种维护更方便、结构更简单、更经济的防胀气奶瓶。
同时,因为用户的喜好不同,大多用户选择的奶瓶本不具备很强的防胀气功能,但又不想换原有的奶瓶,这时就需要一种可以附加在常规奶瓶上的防胀气奶瓶配件。
发明内容
一种防胀气奶瓶内胆,是在解决上述防胀气、防奶瓶产生气泡、易洗易用的需求的基础上,创新出来的一种奶瓶配件,其最大的特征是,在常规奶瓶上,多了一个防胀气奶瓶内胆;所述的内胆是一个柔软的、贴合奶瓶造型的,能放进奶瓶、上部有开口的软体瓶胆;所述的内胆在与奶瓶内部的接触面上、即内胆的外壁上,有至少一条以上自开口处延伸到其下部的导气凹槽。
婴儿用奶瓶吸奶时,当奶瓶内的奶液减少、产生负压后,空气通过导气凹槽进入瓶体与奶瓶内胆之间,让内胆可以自然收缩,达到奶瓶内胆内没有明显负压,使空气不会进入内胆,自然就还不会产生奶液气泡,从而达到防胀气的目的。同时,所述内胆还又不需要更换专业防胀气结构奶瓶,达到更好用、更经济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方案的示意图,其中①是奶瓶内胆,②是内胆的导气凹槽,③是内胆的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时,把内胆放入奶瓶,加入水和奶粉于内胆之中,拧好牙盖,摇晃并冲兑好奶粉后,就可以给婴儿喝奶了。
婴儿用奶瓶吸奶时,当奶瓶内的奶液减少、产生负压后,空气通过内胆外壁的导气凹槽,进入瓶体与奶瓶内胆之间,让内胆可以自然收缩,达到奶瓶内胆内没有明显负压的效果,使空气不会进入内胆,自然就还不会产生奶液气泡,从而达到防胀气的目的。
同时,所述内胆可以定做各种品牌奶瓶的专门造型,又不需要更换专业防胀气结构奶瓶,更具经济效益。
以上描述了本技术方案较佳实施方法,同时应该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依据本构思作出诸多的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是在本技术原理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或变化得出的方案,皆应在本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定钧,未经黄定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49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