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呼吸内科用鼻塞式治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5674.2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8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歆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歆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A61M16/08;A61J15/00;A61M16/2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林霞 |
地址: | 273500 山东省济宁市邹***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内科 鼻塞 治疗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用鼻塞式治疗装置,包括输氧机构、固定机构和连接机构,固定机构设置于输氧机构上,连接机构设置于输氧机构底部,输氧机构包括双向螺纹管和输氧管,输氧管共设置有两个,每个输氧管外表面靠近一端边缘处均套设有连接管,每个连接管顶部靠近中心处均滑动嵌设有导气管。本发明中,将输氧管穿过患者耳后,同时通过卡块和卡槽将两个固定块稳固连接有移动调节固定块位置,进而当导气管有效插入患者鼻孔内部后,移动固定块位置,进而使设备能够稳固佩戴在患者面部,同时根据患者实际使用情况能够通过向外抽出定位杆,进而通过旋转支撑轴,能够使支撑轴带动支撑轮向连接管内部或向连接管外部移动导气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呼吸内科用鼻塞式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输氧是用特制双侧鼻导管插人双鼻孔内吸氧的方法,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人体的氧气供应,减轻因代偿缺氧所增加的呼吸和循环负担,不同疾病所致缺氧的原因不同,输氧效果也不同,凡因肺组织病变影响换气功能,导致氧气吸收障碍或通气量不足者,输氧效果显著,凡因循环功能不全或贫血引起氧运输障碍者,输氧有一定效果,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氧问题,但是现有技术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输氧需求进行双侧鼻导管和单侧鼻导管的选择,进而使单一规格鼻导管无法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使设备实际使用效果欠佳,同时部分输氧患者需要进行鼻饲进食,进而对患者进行喂食时需将双侧鼻导管拔出,导致患者进食过程中无法有效吸收供氧,进而容易使患者出现不适感,影响设备实际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输氧管穿过患者耳后,同时通过卡块和卡槽将两个固定块稳固连接有移动调节固定块位置,进而当导气管有效插入患者鼻孔内部后,移动固定块位置,进而使设备能够稳固佩戴在患者面部,同时根据患者实际使用情况能够通过向外抽出定位杆,进而通过旋转支撑轴,能够使支撑轴带动支撑轮向连接管内部或向连接管外部移动导气管,进而使导气管实际使用长度能够满足患者的最适使用,同时能够使鼻饲患者在进食进行过程中同时得到有效的供氧需求,同时通过旋转双向螺纹管配合正向螺纹和逆向螺纹进而能够有效调节两个连接管之间间距,进而有效调节两个导气管之间的使用间距,进而使设备能够满足不同体型患者的使用,提高设备实际使用的广泛性,同时通过连接接头,使设备能够稳固与供氧设备进行稳固连接,进而使氧气能够通过延伸管、顶管和连接框注入连接口内部,进而通过旋转调节球,进而实现调节孔与连接口内部的连通和关断,进而使设备能够进行双侧鼻导管式和单侧鼻导管使供氧方式的切换,进而有效提高设备实际使用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呼吸内科用鼻塞式治疗装置,包括输氧机构、固定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输氧机构上,所述连接机构设置于输氧机构底部,所述输氧机构包括双向螺纹管和输氧管,所述输氧管共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输氧管外表面靠近一端边缘处均套设有连接管,每个所述连接管顶部靠近中心处均滑动嵌设有导气管,每个所述连接管两侧内表壁靠近一端边缘中心处均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每个所述支撑轴外表面位于对应连接管内部均套设有支撑轮,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共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固定块一侧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片,每个所述支撑片一侧外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螺纹孔,且每个螺纹孔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纹栓,每个所述固定螺纹栓外表面靠近一端边缘处且位于对应固定块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压块。
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调节框,所述调节框顶部中心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口,且每个连接口前内壁靠近底部边缘中心处均转动连接有调节球,所述调节框前表面位于两个调节球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外表面靠近顶部边缘中心处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杆,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外表面位于导向杆下方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外表面和导向杆外表面之间滑动套设有移动板,所述滑杆外表面位于对应移动板一侧均滑动套设有限位弹簧,所述调节框底部连通设置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底部中心处贯穿有顶管,所述顶管内部滑动嵌设有延伸管。
其中,两个所述支撑轴一端均延伸至对应连接管外部,每个所述支撑轴外表面靠近一端边缘处且位于对应连接管外部均套设有调节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歆,未经王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56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