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跟踪区划分和广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5847.0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1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鲍峰;刘剑锋;丁亚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W4/06;H04W28/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薛云燕 |
地址: | 21001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星座 卫星通信 系统 跟踪 区划 广播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跟踪区划分和广播方法,包括:跟踪区划分,在地球表面进行跟踪区的划分;跟踪区广播策略设置,低轨卫星每个波束都设有广播信道用来广播信息,波束的广播信息中携带的跟踪区识别号由当前波束所处的跟踪区来确定,随着波束的移动,广播信息中的跟踪区识别号随着波束所处的跟踪区而改变。本发明跟踪区可以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极大的融合在一起,有助于卫星网络与地面移动通信网络联合组网,而且在体制上,可以沿用地面移动通信的移动性管理流程,无需做过多的修改;根据用户业务量分布来动态规划跟踪区的大小,提高了无线资源利用率和寻呼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跟踪区划分和广播方法。
背景技术
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是通过低轨星座进行信号转发的卫星通信系统。目前世界上在建或已经建设完成的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主要有starlink、O3B、OneWeb、Telesat等,我国主要有虹云、鸿雁等系统。一般来说,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应用段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1)空间段
空间段由低轨道卫星星座组成。卫星星座是发射入轨能正常工作的卫星的集合,通常是由一些卫星环按一定的方式配置组成的一个卫星网。低轨道卫星星座是若干个低轨道卫星组成的低轨卫星网,通过馈电链路与地面信关站进行信息传输,如图2所示。
(2)地面段
地面段作为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卫星载荷的管理和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的业务处理、网络管理、运营管理、跨国业务结算等功能,同时负责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互联互通,主要由运行控制中心、全球运营服务中心、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信关站组成:a)运行控制中心;运行控制中心简称运控中心,是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运维管控的核心组成部分和管理中枢,为系统管控和应用管理提供集中、统一、综合、自动化的平台,保障星座和地面信关站网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主要完成卫星载荷管理、星地资源运行情况及星地馈电链路状态监视、信关站系统任务规划等功能。b)全球运营服务中心;全球运营服务中心是支撑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全球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运营服务中心连接各个国家的综合网管及运营支撑系统,主要完成全球结算和信关站网络监控等功能,保障全球网络安全稳定运营。c)信关站系统;信关站系统为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提供通信、业务、运营、管理等服务,承担着系统资源管理、用户鉴权与加密、业务路由与交换、业务服务、本地网络运营等功能。主要由部署于各个建站国家或地区的信关站及信关站之间的通信网络组成,是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的主要地面设施。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通过信关站与地面PLMN、PSTN、Internet以及其他专网进行互联互通。信关站通过馈电链路与低轨卫星进行信息传输。
(3)应用段
应用段由分布在低轨星座波束覆盖范围内的各种固定及移动终端组成,终端是用户接入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的门户和应用平台,用于建立用户与卫星间的数据传输链路,每个终端具备在波束间、卫星间、信关站间的切换能力,能够为用户提供持续不断的业务服务。终端用户通过用户链路与低轨卫星进行信息传输。
用户的移动性管理和移动自主管理是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础。当用户在整个移动网络中漫游时,为了把数据或语言信息快速、准确的传输给用户,必须有效的跟踪用户,明确用户所处的位置,才能在需要寻呼用户终端时及时有效的进行寻呼,所以引入了移动性管理的概念。终端接收系统广播信息,广播信息中包含跟踪区识别号。如果终端发现自己所处的跟踪区发生改变,则会发起跟踪区更新流程,来通知核心网自己所处的新的跟踪区,以便被寻呼时核心网能够准确的定位终端所处的跟踪区并进行寻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58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