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主动降噪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6272.4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9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秋;车凯;郁金星;陈崇明;侯海萍;牛向楠;宫云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78 | 分类号: | G10K11/17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张贵勤 |
地址: | 05002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主动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电站主动降噪控制方法,属于噪声抑制技术领域,包括当方位调整之后记录噪声并生成噪声信息,将噪声信息中的低中频区进行相位处理得到低中频信息,由第一扬声器根据低中频信息发生低中频降噪音;将噪声信息中的高频区进行相位处理得到高频信息,由第二扬声器根据高频信息发出高频降噪音;记录变电站中的环境音并生成环境信息,在对环境信息进行相位处理后分别与高频信息和低中频信息进行耦合用于调整低中频降噪音和高频降噪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电站主动降噪控制方法中通过将低中频以及高频分开处理从而提高了噪声抑制的效果,同时对环境音的再次检测最终降低了整个变电站内噪声的分贝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噪声抑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变电站主动降噪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网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与110kV、220kV变电站相比,500kV变电站具有噪声源种类较多、噪声源强较大和噪声影响较复杂的特点,这也就导致其对站外环境的影响也较明显。
现有技术中存在诸多的主动降噪的系统,这些系统同样会通过前馈麦克风和反馈麦克风等对噪声进行采集,并生成相位相反的降噪音,但是由于变电站在日常使用时,噪声多集中在高频区域,高频区域对人耳的影响最为明显并且不容易被抑制,加之由于变电站内电气设备众多,导致现有的主动降噪系统无法有效降低变电站内的分贝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主动降噪控制方法,旨在解决变电站内的分贝值无法有效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变电站主动降噪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变电站内设置多个消音单元,所述消音单元包括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通过所述消音单元上的追踪器检测到噪声并将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调整至所述噪声发出的方位;
当方位调整之后记录所述噪声并生成噪声信息,将所述噪声信息中的低中频区进行相位处理得到低中频信息,由所述第一扬声器根据所述低中频信息发生低中频降噪音;将所述噪声信息中的高频区进行相位处理得到高频信息,由所述第二扬声器根据所述高频信息发出高频降噪音;记录所述变电站中的环境音并生成环境信息,在对所述环境信息进行相位处理后分别与所述高频信息和所述低中频信息进行耦合用于调整所述低中频降噪音和所述高频降噪音。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记录所述变电站中的环境音并生成环境信息包括:
当所述变电站内的分贝值高于预设标准时,启动校核麦克风,并由所述校核麦克风记录所述环境音。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在对所述环境信息进行相位处理后分别与所述高频信息和所述低中频信息进行耦合用于调整所述低中频降噪音和所述高频降噪音包括:
通过滤波器提取所述环境信息中的高频部分和低中频部分;
将所述高频部分进行相位处理并与所述高频信息进行耦合;将所述低中频部分进行相位处理并与所述低中频信息进行耦合。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将所述高频部分进行相位处理并与所述高频信息进行耦合;将所述低中频部分进行相位处理并与所述低中频信息进行耦合包括:
分别对所述高频信息、所述低中频信息、所述高频部分和所述低中频部分进行频谱变换;
将所述高频部分所对应的频谱叠加至所述高频信息所对应的频谱内,将所述低中频部分所对应的频谱叠加至所述低中频信息所对应的频谱内。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将所述高频部分所对应的频谱叠加至所述高频信息所对应的频谱内,将所述低中频部分所对应的频谱叠加至所述低中频信息所对应的频谱内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62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