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见光激发的智能隔热变色的玻璃幕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6843.4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2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秦晓婷;潘文龙;温永清;尹健;邓冠南;李璐;刘金龙;吴德平;张光睿;赵长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稀产业发展(天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1/76;E04F21/02;C09D133/04;C09D7/61;C09D5/29;C09D7/63;C09D18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邢月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丽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见光 激发 智能 隔热 变色 玻璃 幕墙 系统 | ||
1.一种可见光激发的智能隔热变色的玻璃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玻璃幕墙系统包括内层玻璃幕墙、外层玻璃幕墙、变色层和透明隔热层,所述的内层玻璃幕墙位于所述的外层玻璃幕墙的内侧,所述的内层玻璃幕墙与外层玻璃幕墙之间设有中空腔体,所述的变色层位于外层玻璃幕墙的外侧表面,所述的透明隔热层位于所述的变色层的外侧;
所述的变色层包括无机变色材料、有机敏化材料、变色促进材料、变色透明高分子树脂材料与变色稀释剂;
所述的无机变色材料、有机敏化材料、变色促进材料、变色透明高分子树脂材料与变色稀释剂的质量比为15-30:0.1-5:0.1-5:35-50:35-50;
所述的无机变色材料为质量为1:1的氧化钨、氧化钼;所述的无机变色材料的粒径小于等于100nm;所述的有机敏化材料为5-磺基水杨酸;所述的变色促进材料为纳米氧化钛;
所述的透明隔热层包括红外阻隔材料、紫外吸收剂、隔热透明高分子树脂材料与隔热稀释剂;
所述的红外阻隔材料、紫外吸收剂、隔热透明高分子树脂材料与隔热稀释剂的质量比为10-20:0.05-1:35-50:35-50;
所述的红外阻隔材料为质量比为1:1:1的六硼化镧、铯钨青铜、氧化铟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激发的智能隔热变色的玻璃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吸收剂为有机紫外吸收剂或无机紫外吸收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有机紫外吸收剂为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二苯甲酮类紫外吸收剂或三嗪类紫外吸收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无机紫外吸收剂为纳米氧化锌或纳米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隔热稀释剂为水、乙醇、乙酸乙酯、二丙酮醇、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乙酸己酯、N-甲基吡咯烷酮或二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隔热透明高分子树脂材料为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氨基树脂、有机硅树脂、有机氟树脂、醇酸树脂、聚酯树脂或上述树脂的改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激发的智能隔热变色的玻璃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色稀释剂为水、乙醇、乙酸乙酯、二丙酮醇、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乙酸己酯、N-甲基吡咯烷酮或二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变色透明高分子树脂材料为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氨基树脂、有机硅树脂、有机氟树脂、醇酸树脂、聚酯树脂或上述树脂的改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见光激发的智能隔热变色的玻璃幕墙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透明隔热层的制备:将红外阻隔材料、紫外吸收剂、隔热透明高分子树脂材料与隔热稀释剂混合后得到红外阻隔料液;
(2)变色层的制备:将无机变色材料、有机敏化材料、变色促进材料、变色透明高分子树脂材料与变色稀释剂混合后得到变色层料液;
(3)清洗外侧玻璃幕墙外表面,然后以10-15g/m2的重量将变色层料液刷于所述的外层玻璃幕墙表面,形成变色层,待所述的变色层固化后以15-25g/m2的重量将所述的红外阻隔料液刷于变色层表面,形成透明隔热层,待所述的透明隔热层固化后即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稀产业发展(天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稀产业发展(天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684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表格的方法、计算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杂多酸混合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