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动控制的出风口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7687.3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2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星;龚柠涛;舒旺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4 | 分类号: | B60H1/34 |
代理公司: | 宁波中致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2 | 代理人: | 张圆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动 控制 风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动控制的出风口,包括壳体、导风组件和操作机构,所述壳体上转动设置有镜像联动件,所述壳体内设有出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包括左出风通道和右出风通道,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导风叶片,所述导风叶片包括左侧导风叶片和右侧导风叶片,所述左侧导风叶片通过左侧连杆进行联动,且左侧连杆位于所述左侧导风叶片的前侧,所述右侧导风叶片通过右侧连杆进行联动,且右侧连杆位于所述右侧导风叶片的后侧,所述镜像联动件与左侧连杆和右侧连杆连接,将所述左侧连杆和右侧连杆进行联动,所述操作机构与所述镜像联动件传动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动控制的出风口,能够将左侧导风叶片和右侧导风叶片进行联动,便于用户同时进行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联动控制的出风口。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出风口是汽车必备的部件之一,为满足不同身高、不同体型、不同习惯的驾驶员对温度的要求,目前市场上汽车空调出风口一般是控制主叶片、次叶片、风门等部件实现风向调节。
传统汽车空调出风口一般由导风结构和操控结构构成,其中,导风结构包括主叶片组、次叶片组、风门,通过操作结构控制主叶片组、次叶片组、风门的分别转动,主叶片组和次叶片组用来导风,风门用来控制风量和控制出风口的开闭,汽车内主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上对应的出风口一般是左右对应设置的,每个出风口中的导风结构均通过相应的操控结构进行控制,然而这就导致了操作不方便,例如,用户想要左右两个出风口集中吹风时,需要分别操作左右两个出风口中的次叶片组进行转动,导致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联动控制的出风口,能够将左侧导风叶片和右侧导风叶片进行联动,便于用户同时进行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联动控制的出风口,包括壳体、导风组件和操作机构,所述壳体上转动设置有镜像联动件,所述壳体内并排设置有位于镜像联动件左侧的左出风通道和位于镜像联动件右侧的右出风通道,所述导风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左出风通道内的左侧导风叶片和设置于所述右出风通道内的右侧导风叶片,所述左侧导风叶片通过左侧连杆进行联动,且左侧连杆位于所述左侧导风叶片的前侧,所述右侧导风叶片通过右侧连杆进行联动,且右侧连杆位于所述右侧导风叶片的后侧,所述镜像联动件与左侧连杆和右侧连杆连接,将所述左侧连杆和右侧连杆进行联动,所述操作机构与所述镜像联动件传动连接,当所述操作机构带动所述镜像联动件进行转动时,所述镜像联动件推动左侧连杆和右侧连杆朝同一方向移动,使得左侧导风叶片和右侧导风叶片绕相反方向进行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出风口结构,通过在壳体上设置镜像联动件,镜像联动件将左侧导风叶片和右侧导风叶片进行联动,使得操作机构带动镜像联动件转动时,镜像联动件能够推动左侧连杆和右侧连杆朝同一方向移动,从而同时带动左侧导风叶片和右侧导风叶片同时进行转动,而且由于左侧连杆连接于左侧导风叶片的前侧,右侧连杆连接于右侧导风叶片的后侧,使得左侧连杆和右侧连杆朝同一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左侧导风叶片和右侧导风叶片绕相反方向进行转动,两侧的出风口能够实现朝用户吹风或者避开用户吹风,调节方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操作机构包括位于壳体左侧的左操作组件和位于壳体右侧的右操作组件,所述左操作组件和右操作组件分别包括操作杆、导风传动机构,所述左操作组件和右操作组件中的操作杆通过相应的导风传动机构与所述镜像联动件传动连接,当左操作组件或右操作组件中的操作杆转动时,能够通过导风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镜像联动件进行转动,使得左侧导风叶片和右侧导风叶片同时进行转动。通过上述改进,使得通过只需通过一个操作杆便能带动左侧导风叶片和右侧导风叶片同时进行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左侧连杆和右侧连杆上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镜像联动件上设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依次伸入左侧连杆的滑槽和右侧连杆上的滑槽内,以将两个左侧连杆和右侧连杆进行联动。通过上述改进,使得镜像联动件与左侧连杆和右侧连杆之间不易卡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7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