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柱状电池耐高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7855.9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7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荣;戴扬;朱德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50/24 | 分类号: | H01M50/24;H01M50/218;H01M50/231;H01M50/227;H01M50/222;H01M10/0566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柱状 电池 耐高温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柱状电池耐高温系统,属于电化学领域,包括电池壳、耐高温隔膜和耐高温电解液,三部分组合成为一个耐高温系统。本发明一种柱状电池耐高温系统,包括耐高温电池壳、耐高温隔膜和耐高温电解液,本系统全面的考量了不同部件在不同使用温度的相互适应性,避免了各个部分不兼容的情况。电池经高温贮藏老化试验后,无明显自放电现象,初始电压保持较好,放电性能也没有受到高温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柱状电池耐高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难度的加大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常规电源无法满足为地下资源勘探智能监控、石油天然气管道检修、工业遥感、GPS监控、油井矿井的钻井动力系统仪表、油井矿井钻探等高温环境下的压力测量等方面的设备供电。石油钻探传感器面临着使用环境温度高,使用过程中剧烈振动和承受大的加速度等,因此对供电电源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柱状电池由于单位能量密度大,在工作中的稳定性能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和高端消费电子领域。目前的柱状电池主要由电池壳、正负极片、隔膜和电解质组成,其中隔膜材质为聚丙烯,通常电池使用温度低于80℃。但在许多工业条件下,要求电池在高温条件下也能正常工作,近年来石油勘探开采快速发展,电子技术大量运用于石油仪器设备中,对与之配套的电池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石油、天然气钻探设备(如井下电子压力计)的工作温度为150℃,甚至高达200℃。传统柱状电池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电池的自放电会增大,放电时也会有较大的电压波动,在高温条件下普通电解液会发生快速分解,造成电池性能迅速恶化直至损坏,同时高温也会加剧密封圈和隔膜的老化,缩短电池使用寿命。
目前柱状电池的电解液,多采用六氟磷酸锂(LiPF6)为锂盐,多种碳酸酯按一定比例混合为溶剂。在高温条件下(温度≥80℃)时,LiPF6会发生分解,生成氟化氢(HF)和五氟化磷(PF5)。一方面,HF会腐蚀柱状电池的不锈钢外壳;另一方面,HF会溶解二次电池负极表面的SEI膜并产生气体。PF5会与碳酸酯上的碳氧双键反应,导致碳酸酯类溶剂发生分解。隔膜多采用聚丙烯材料,聚丙烯材料在高温条件下,会发生软化、变形、老化,机械性能急剧降低,可能造成电池漏液、内部短路,发生起火、爆炸等事故。
当前的技术方案均为针对性的解决单一缺陷,并未整体性、系统性解决柱状电池的不耐高温问题。现有隔热材料层的技术,一方面,所能阻隔的高温温度较低,满足不了某些传感器较高的使用温度。另一方面,隔热材料层会额外增加柱状电池的体积,由于传感器对部件的体积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此种技术难以应用到传感器中。现有耐高温隔膜的技术,仅考虑了隔膜在高温下的机械强度是否有衰减,并未考虑耐高温隔膜对于耐高温电解液的配套性,和对不同种电解液的适应性。现有耐高温电解液技术,其所能承受的高温,已无法满足现今所需要的高温环境使用温度,同时需要考虑隔膜的配套性和适应性。
CN109687021A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耐高温电解液中含有常规成膜添加剂和耐高温添加剂,此耐高温电解液中含有常规成膜添加剂和耐高温添加剂,耐高温添加剂能优先于溶剂在正负极材料表面氧化还原成膜,抑制保护膜在高温下的裂解,防止电解液与正负极材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CN205194767U公开了一种多层耐高温隔膜,其特点是聚乙烯为基层,在聚乙烯层外侧有聚氧乙烯层和聚酰亚胺层,并均匀分布有微孔,与普通聚丙乙烯隔膜相比,此种多层耐高温隔膜具有优良的耐高温特性、化学稳定性和低膨胀系数等,将极限使用温度从80℃提高到150℃。CN108736104A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材料和绝热材料的耐高温电池,相变材料层包裹电池的外壁,绝热层包裹在相变材料层的外部,通过绝热层的阻隔和相变材料层的吸热,使电池保持在合适的工作温度。上述三个专利,均在某一方面提升了柱状电池的耐高温性能,但没有整体地、成系统地考虑电池壳、隔膜和电解液之间的适应性。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78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极片和锂离子电池组
- 下一篇:人肠癌原代细胞及其培养方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