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升机桨叶的流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8489.9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5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招启军;周旭;赵国庆;井思梦;王博;陈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7/04 | 分类号: | B64C27/04;B64C27/467;B64C27/473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天一 |
地址: | 21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升机 桨叶 流动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直升机桨叶的流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桨叶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射流口,根据脱体涡的生成位置和强度确定所述第一射流口的设置位置以及射流的强度;
在桨叶尖端设置有第二射流口,根据桨尖涡的生成位置和强度确定所述第二射流口的设置位置以及射流的强度;
所述第一射流口和所述第二射流口连通;
结合直升机的运行状态,判断脱体涡产生失速影响与桨尖涡产生干扰影响的大小;
当脱体涡产生失速影响较大时,所述第一射流口为出气口,所述第二射流口为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射流口,在桨叶上表面向外发出射流;
当桨尖涡产生干扰影响较大时,所述第一射流口为进气口,所述第二射流口为出气口,通过所述第二射流口,在桨叶尖端向外发出射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桨叶的流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流口沿桨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射流口存在矢量关系,且位于弦长的不同相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升机桨叶的流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改变所述第一射流口的射流方向,形成多个脱体涡状态的流线图,根据流线图中对脱体涡处理状态的优劣,选择对脱体涡处理效果最优的流线图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射流口的射流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升机桨叶的流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改变所述第一射流口的射流强度,形成多个脱体涡状态的流线图,根据流线图中对脱体涡处理状态的优劣,选择对脱体涡处理效果最优的流线图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射流口的射流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升机桨叶的流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改变所述第二射流口的射流方向,形成多个桨尖涡状态的涡量图,根据涡量图中对桨尖涡处理状态的优劣,选择对桨尖涡处理效果最优的涡量图所对应的所述第二射流口的射流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升机桨叶的流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改变所述第二射流口的射流强度,形成多个桨尖涡状态的涡量图,根据涡量图中对桨尖涡处理状态的优劣,选择对桨尖涡处理效果最优的涡量图所对应的所述第二射流口的射流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直升机桨叶的流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悬停或小速度前飞时,此时,桨尖涡产生干扰影响较大,所述第一射流口向内进气,所述第二射流口向外发出射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升机桨叶的流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飞速度增大时,此时,脱体涡产生失速影响较大,所述第一射流口向外发出射流,所述第二射流口向内进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84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吊装新方法
- 下一篇:一种血液摇匀混合预处理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