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8665.9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8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电百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50/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陈宁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电力 需求 管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需求侧管理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各用户的用电信息,对用户进行分类;根据用户所属类别与预设的初始电价管理表,为各用户匹配对应的初始调价策略,并为各用户分配对应的初始调价电价;获取分配初始调价电价之后的各用户的用电信息,通过与分配初始调价电价之前对应的用电信息进行对比,计算各用户对对应的初始调价电价的响应程度;根据用户所属类别以及对对应的初始调价电价的响应程度,为各用户分配对应的最终电价。本发明考虑了不同用户用电习惯的差异和不同用户对电价调整的响应程度,使得制定出的调价策略更具有针对性,提高了削峰填谷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需求侧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一个发电厂的发电能力通常是固定的、不轻易改变的,但是,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往往会随着时间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比如,用电高峰期通常集中在白天,造成白天用电不够;晚上则是低谷,用不完的电造成了电能的浪费。
针对用户在不同时间段对电力需求差异比较大的情况,实施分时电价策略是比较好的方式,分时电价策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市场;现有技术中的分时电价策略不对用户进行区分,将所有用户看作一个整体,为所有用户制定一个具体的分时电价策略,然而不同用户的用电习惯不同,为用户制定统一的分时电价策略的效果并不适用于所有用户;
而且,在制定完分时电价策略后直接将制定的分时电价策略进行实施,并不关注用户对分时电价策略的响应程度,没有根据不同用户对分时电价策略的响应程度对分时电价策略进行优化,然而,不同用户对电价调整的响应程度不同,有的客户会较大程度地转移或消减负荷,有的用户对自己的用电习惯改变较少,若忽略不同用户对电价调整后响应程度的不同,不利于对用户根据电价调整改变自己用电习惯潜力的挖掘,影响了分时电价策略实施的效果,削峰填谷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分时电价策略存在的削峰填谷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各用户的用电信息,根据所述用电信息对用户进行分类;
根据用户所属类别与预设的初始电价管理表,为各用户匹配对应的初始调价策略,并根据匹配的初始调价策略为各用户分配对应的初始调价电价;所述预设的初始电价管理表存储有各用户类别与各初始调价策略的对应关系;
获取分配初始调价电价之后的各用户的用电信息,通过与分配初始调价电价之前对应的用电信息进行对比,计算各用户对对应的初始调价电价的响应程度;
根据用户所属类别以及对对应的初始调价电价的响应程度,为各用户分配对应的最终电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方法。
上述管理方法和检测系统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根据用户的用电信息对用户进行了分类,为每类用户匹配对应的初始调价策略,并根据匹配的初始调价策略为各用户分配了对应的初始调价电价,根据各用户对对应的初始调价电价的响应程度以及用户所属类别为各用户分配最终电价;本发明一方面根据不同用户的用电信息对用户进行了分类,考虑了不同用户用电习惯的差异,另一方面还考虑了不同用户对电价调整的响应程度,使得制定出的调价策略更具有针对性,提高了削峰填谷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用电信息为用电负荷曲线。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用电信息对用户进行分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电百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电百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86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