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试管拧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0277.4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1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富成;李朝文;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9/05 | 分类号: | B65G49/05;B67B3/20;B67B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管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管拧盖装置,包括用于抓取试管盖的抓取单元以及转动单元,转动单元又包括夹紧组件和旋转组件,其中夹紧组件包括试管仓,试管体放在试管仓内,试管体底部设置有顶面斜面设置的试管垫;旋转组件包括转轴,用于带动试管仓转动;夹紧组件还包括保持架和圆柱滚子,保持架和试管仓之间形成渐变腔,圆柱滚子位于渐变腔内;试管体与圆柱滚子可由间隙位置运动为抵接压紧状态,整个装置只需要将试管盖夹紧,采用一个旋转机构旋转试管体即可,与现有技术需要分别将试管体和试管盖夹紧外加一个旋转体的结构相比,结构简单紧凑,且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测设备领域或生物实验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试管拧盖装置。
背景技术
试管是生物、化学领域常用的器皿,广泛使用于医院、检验机构等。目前在医学领域,如标本检测方面,试管使用过程中,需要多次打开试管盖往试管内添加物质或进行样本混合,操作完成后还需要把对应的试管盖拧上去,以备使用。
现阶段,一般都是采用手工方式操作,但是采用手工方式需要一个一个的拧开和对应的拧上,而且每次都要更换无菌手套,效率低,容易造成样本污染。同时试管盖去掉以后,在完成物质添加或样本混合操作以后,通常采用手工的方法将试管盖再拧上去,无法保证一一对应。
为解决上述问题,也有相关人员研发出了相关的技术来对试管自动开合盖,不用人工操作,以此来解放手工,提高工作效率。但现有技术的试管开合盖装置均是具有两个部分的夹紧装置,分别夹紧试管管体和试管盖,外加一个旋转机构来旋转试管盖或者试管管体来完成试管的开合盖动作,整个结构比较复杂。因此,在一些控制程序较多,控制元件较复杂的实验设备进行实验过程时,一个结构简单紧凑,且成本低的试管拧盖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试管拧盖装置,只需要将试管盖夹紧,采用一个旋转机构旋转试管体即可,与现有技术需要分别将试管体和试管盖夹紧外加一个旋转体的结构相比,结构简单紧凑,且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试管拧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抓取单元,用于抓取试管盖;及
转动单元,正对于所述抓取单元,所述转动单元包括:
夹紧组件,包括用于容纳试管体的试管仓,所述试管仓底部设置有试管垫,所述试管垫朝向试管体一侧斜面设置;
旋转组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配置成带动所述试管仓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组件还包括保持架,所述保持架上设置有多个圆柱滚子,试管体与所述试管垫间隙设置时,试管体与所述试管仓同轴心,此时,试管体与所述圆柱滚子间隙设置;
所述保持架与所述试管仓之间形成有多个渐变腔,所述圆柱滚子一一对应位于所述渐变腔内,所述圆柱滚子在所述渐变腔内运动时可与试管体由间隙至相互抵接压紧;
所述保持架与所述转轴连接,即所述转轴可带动所述保持架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渐变腔为弧形腔。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滚子和所述渐变腔均绕所述保持架的轴线均列。
进一步的,所述试管仓上安装有磁铁,所述磁铁安装在所述渐变腔中心位置处,配置成产生磁力吸引所述圆柱滚子。
进一步的,所述磁铁设置为多个,多个磁铁和多个所述渐变腔以及多个所述圆柱滚子一一对应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安装有轴承,所述试管仓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与所述轴承抵接,所述试管仓可相对所述基座绕所述试管仓的轴线旋转。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02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极耳电芯和电池
- 下一篇:一种覆绒式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