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覆绒式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0334.9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2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再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再挺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0/02;C04B18/16;C04B11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3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覆绒式 再生 混凝土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覆绒式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废弃的混凝土破碎成5-40mm的再生骨料,并除去铁质杂质以及非铁质杂质;
S2、向再生骨料上均匀喷洒稀酸溶液对其进行腐蚀,从而形成表面多孔洞,然后水洗并进行表面风干;
S3、取颗粒状的铁粉与再生骨料进行挤压混合,迫使部分铁粉镶嵌至再生骨料的孔洞内,然后回收多余的铁粉;
S4、取覆绒链逐渐分散式添加与再生骨料混合,通过覆绒链与铁粉之间的磁吸作用,迫使覆绒链一端进入到孔洞内进行结合,覆绒链在孔洞内残留水分的作用下进行溶解;
S5、充分烘干再生骨料并回收多余的覆绒链,另取普通硅酸盐水泥、天然细骨料、粉煤灰、聚羧酸减水剂、葡萄糖酸钠和水进行混合即得再生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绒式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绒链包括抗裂纤维束(1)以及包覆连接于抗裂纤维束(1)一端的磁吸套球(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覆绒式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裂纤维束(1)包括集束端(11)、包膜套(12)以及多根分散端(13),所述包膜套(12)包覆于集束端(11)靠近磁吸套球(2)的一端外表面,所述集束端(11)延伸至磁吸套球(2)内端,且分散端(13)均匀连接于集束端(11)位于磁吸套球(2)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覆绒式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裂纤维束(1)采用多根玻璃纤维一端扭转集束得到集束端(11),另一端呈自由分散状态得到分散端(13),然后取包膜套(12)包覆于集束端(11)与分散端(13)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覆绒式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端(13)之间连接有弹性扩张丝(3),且弹性扩张丝(3)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弹性扩张丝(3)上镶嵌连接有磁性端点(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覆绒式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套球(2)包括外包壳(21)以及水溶芯(22),所述水溶芯(22)镶嵌连接于外包壳(21)远离集束端(11)的一端,且外包壳(21)和水溶芯(22)的截面边缘线分别呈优弧和劣弧,所述集束端(11)延伸至外包壳(21)内端,所述分散端(13)镶嵌连接于水溶芯(22)内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绒式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壳(21)采用轻质多孔材料制成,所述水溶芯(22)采用水溶性淀粉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覆绒式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壳(21)还包括多根防渗毛丝(23),所述防渗毛丝(23)均匀覆盖于水溶芯(22)的外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绒式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稀酸溶液为稀硫酸、稀硝酸、稀盐酸溶液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绒式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为:普通硅酸盐水泥75-85份、天然细骨料50-60份、再生骨料90-100份、粉煤灰8-10份、聚羧酸减水剂1-2份、葡萄糖酸钠8-12份和水35-4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再挺,未经刘再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033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试管拧盖装置
- 下一篇:存储器电路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