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同环境条件下污染水对人工湿地污染模拟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0838.0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6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彬;陈述可;邱礼诚;刘双龙;王志朋;解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C02F3/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维冀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97 | 代理人: | 张二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同 环境 条件下 污染 人工 湿地 模拟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同环境条件下污染水对人工湿地污染模拟试验装置,属于污染水模拟试验技术领域,包括车体、污染水组件、反应组件、试验分析器和抽取组件,将具有多个瓶体的污染水组件滑动设置在车体上方,通过容纳有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污染水向反应组件内的烧杯中排放,便于模拟不同环境条件下污染水与人工湿地试验介质结合反应,通过将烧杯内的混合介质放置到试验分析器内进行试验,则可获得有效的试验结果,为不同环境下的污染水对人工湿地的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抽取组件可向烧杯内或瓶体内添加试验介质或污染水,方便进行试验。本发明提供的不同环境条件下污染水对人工湿地污染模拟试验装置,试验操作简便,结果获取速度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染水模拟试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不同环境条件下污染水对人工湿地污染模拟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非常适合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
由于污染水的类型不一、酸碱度不一,污染水进入到人工湿地中,人工湿地与污染水的结合产生的处理效果也不一,为了探测清楚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污染水对人工湿地污染的影响,人工湿地更适合与何种类型污染水的结合,能产生更好的处理效果,是目前人工湿地污染水处理的一种研究方向。而现有技术中对不同环境条件下污染水对人工湿地的污染影响都是在实验室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即通过模拟制作不同类型、不同酸碱度的污染水,与选取的人工湿地试验介质(如人工湿地水等)进行结合处理试验,最后观察试验结果,即可得知人工湿地更适合哪种污染水的处理。在试验中存在的缺陷有:在实验室进行试验操作麻烦,对人工湿地的试验介质的选取操作不方便,需要往返转运多次试验介质才能完成试验,有时还需要从人工湿地不同区域选取试验介质,不能在第一时间对不同环境条件下污染水进行模拟试验,也不能准确获得模拟试验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同环境条件下污染水对人工湿地污染模拟试验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同环境条件下污染水对人工湿地污染试验操作不方便,不能准确获知试验结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不同环境条件下污染水对人工湿地污染模拟试验装置,包括车体、污染水组件、反应组件、试验分析器和抽取组件,车体的底端设有行走轮,中部设有升降器,所述升降器上端设有平台;污染水组件滑动设于所述车体平台上方,设有多个瓶体,多个所述瓶体内分别容纳有用于模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污染水;反应组件设于所述车体平台上端,设有多个容纳有人工湿地试验介质的烧杯,所述污染水组件可在所述车体上移动至所述反应组件上方,并使多个所述瓶体的污染水分别一一对应排放到多个所述烧杯中,使不同环境条件下污染水与人工湿地试验介质的结合反应模拟;试验分析器设于所述车体平台上端,将容纳有不同环境条件下污染水与人工湿地试验介质结合后的多个所述烧杯置于所述试验分析器内,所述试验分析器用于对多个所述烧杯中混合后污染水进行试验分析并可获得试验结果;抽取组件设于所述车体平台上端,所述抽取组件的抽取端可伸入至人工湿地内部、并抽取人工湿地试验介质至多个所述烧杯中;所述抽取组件还用于抽取制作好的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污染水至多个所述瓶体中。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车体上端固设有沿车体方向设置的支架,所述污染水组件滑动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可升降调节,用于调节所述瓶体向所述烧杯中排放位置和高度;
在所述车体上端设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抓取所述反应组件上的多个所述烧杯至所述试验分析器内、以使不同环境条件下污染水对人工湿地污染模拟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08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