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疏通型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1548.8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9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山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03 | 分类号: | B01D29/03;B01D29/60;B01D29/62;B01D29/64;B01D29/94;B01D29/96 |
代理公司: | 湖州锦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69 | 代理人: | 王玲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疏通 城市生活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疏通型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属于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一种自动疏通型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管道和滤箱,转接杆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扇叶,转杆上连接有传动机构,隔板与滤箱内腔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滤板和滑杆,滤板右端连接有通堵机构,本方案可通过传动机构和通堵机构的配合,带动通堵杆来回运动对滤孔进行疏通,可防止滤孔堵塞,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二转轴不断的正反转,从而可带动上下两侧的刮板往复相互靠近或远离移动,可将滤板外壁粘附的垃圾进行清理,避免堆积过多,同时避免了频繁更换,通过捕捉气球可有效的收集滤板左侧的垃圾,无需人工打捞,提高了滤箱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疏通型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城市中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公共场所及工业企业卫生间等。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
污水处理是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在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时一般都需要进行初步过滤处理,来首先去除掉污水中一些可见的生活垃圾及餐余垃圾等,然后再对污水的水质进行处理,达标后进行排放。
目前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时,一般会用到过滤网和滤板进行过滤,来过滤掉污水中可见生活垃圾,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很容易造成滤网堵塞,无法达到有效的过滤处理效果,同时滤网外壁还会粘附有垃圾无法处理,导致需要人工频繁的更换滤网处理,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对污水处理效率低;还有滤网挡住的垃圾无法有效的进行处理,不利于污水的处理。因此,提出一种自动疏通型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疏通型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实现通过传动机构和通堵机构的配合,带动通堵杆不断的来回运动对滤孔进行疏通,可防止滤孔中聚集有垃圾而导致滤板的堵塞,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二转轴不断的正反转,从而可带动上下两侧的刮板往复相互靠近或远离移动,可将滤板外壁粘附的垃圾进行清理,避免垃圾堆积过多,同时避免了频繁的更换,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和污水处理效率,通过捕捉气球可有效的捕获收集滤板左侧的垃圾,省时省力,无需人工打捞,提高了滤箱的使用效果,有利于污水的处理。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疏通型城市生活废水用滤箱,包括管道和滤箱,所述滤箱放置于管道内部,所述滤箱左右壁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左端连接有转接杆,所述转接杆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扇叶,所述转杆上连接有传动机构,滤箱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滤箱内腔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滤板和滑杆,所述滤板右端连接有通堵机构,所述滤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的滤孔,所述隔板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凸轮,所述第二转轴外壁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且所述第二转轴上下对称螺接有刮板,所述刮板右端滑动贴合于滤板左端,所述滑杆滑动贯穿刮板左侧,所述滤箱左右端均开设有通口,所述滤箱下壁连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下端安装有盖帽。通过传动机构和通堵机构的配合来对滤板进行疏通,可防止滤孔中聚集有垃圾而导致滤板的堵塞,提高该滤板及滤箱的过滤处理效果,同时通过刮板对滤板进行刮除清理,可将滤板外壁粘附的垃圾进行清理,避免堆积过多而影响其使用效果以及过滤的效果,同时避免了频繁的更换,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和污水处理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山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金山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15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