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扭摆蝴蝶座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2183.0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4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贾子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子涵 |
主分类号: | B62J1/00 | 分类号: | B62J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翊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5 | 代理人: | 付红莉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扭摆 蝴蝶 | ||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鞍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向扭摆蝴蝶座,包括转轴,转轴上套设有一对转筒,任一转筒上均设有座垫,两个转筒通过换向装置联动设置;本装置设有一对座垫,两个座垫通过换向装置联动设置,当其中一个座垫绕转轴摆动时,经过换向装置的传动另一个座垫同步绕转轴反向旋转,从而两个座垫交错往复地绕转轴旋转,这一动作完美地贴合了骑行人员骑行时双腿和臀部的动作,从而有效减少了骑行人员大腿根部与座垫之间的摩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行车座垫危害骑行人员身体健康和舒适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鞍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扭摆蝴蝶座。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压力的增大,自行车以其便捷、绿色环保等优势逐渐发展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出行方式;而且,自行车运动是一种最能改善人们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锻炼,自行车骑行不仅能够能预防大脑老化,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还能够能提高心肺功能,锻炼下肢肌力和增强全身耐力;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的人群均能通过自行车运动得到适度的锻炼,并可根据身体情况及环境因素灵活制定运动路线和运动强度计划,约束较少,自主性较强,在运动过程中还可与大自然更多的接触,有益于身心健康。
自行车鞍座主要包括座垫,座垫下设置有座弓,座弓配合有座垫固定夹具,座垫固定夹具将座垫固定在座杆上,座杆穿插在座管内并通过座管夹调整座垫的高度、角度;现有技术中自行车的鞍座设计为前尖后宽,这样能够保证人体腿部能够更好地贴合鞍座,保证骑行时大腿能够具有较好的受力支撑点。
但是,由于现有自行车鞍座的设计往往是与自行车的车架固定连接,骑行人员在骑行时双腿往复上下摆动,鞍座与骑行人员大腿根部会产生摩擦,极易造成骑行者大腿根部皮肤损伤,且其突出尖部直接压迫骑行者的会阴部,对于男性骑行者来说,会阴部的长期压迫势必影响该处血液循环,造成尿频、尿急、阴部不适,甚至使前列腺长期充血引发炎症,影响身心健康;而且,现有自行车鞍座座面面积普遍较小,骑行时座垫硌臀部,长时间骑行时非常不舒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舒适度高且骑行省力的双向扭摆蝴蝶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双向扭摆蝴蝶座,包括转轴,转轴上套设有一对转筒,任一转筒上均设有座垫,两个转筒通过换向装置联动设置,两个转筒通过换向装置同步、反向绕其轴线进行旋转。
进一步地,换向装置包括沿转轴径向设置在转轴一侧的侧轴,侧轴与水平面呈一锐角设置,侧轴设置在两个转筒之间;侧轴远离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换向盘,换向盘与侧轴同轴设置,换向盘可绕其轴线进行旋转;换向装置还包括镜像设置在两转筒上的一对转盘,转盘和换向盘上均设有啮合机构。
进一步地,换向装置包括沿径向设置在转轴一侧的侧轴,侧轴设置在两个转筒之间,侧轴远离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与侧轴垂直设置;所述换向装置还包括一对设置在转筒上的滑杆,滑杆为由圆柱形杆构成的兔耳状结构,滑杆与传动杆活动连接,传动杆两端均穿过滑杆设置。
进一步地,啮合机构包括呈环形均布在换向盘和转盘外圈的斜齿,两个转盘上的斜齿均设置在靠近换向盘的一侧;斜齿倾斜的方向为,沿侧轴远离转轴的一端到侧轴靠近转轴的一端换向盘上的斜齿逐渐靠近侧轴,转盘上的斜齿与换向盘上的斜齿倾斜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啮合机构包括均布在转盘外圈的第一啮合柱,第一啮合柱沿转盘径向设置;换向盘外圈均布有与第一啮合柱配合的第二啮合柱,第二啮合柱沿换向盘径向设置。
进一步地,座垫包括与人体臀部直接接触的后段和与人体腿部直接接触的前段,后段的面积明显大于前段的面积,座垫的前段和后段均设有弹性材料,两个座垫镜像设置,任一座垫均通过设置在座垫后段底部的安装夹具与转筒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换向盘为圆形的板状结构,转盘为扇形的板状结构,转盘的轴线与转轴的轴线同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子涵,未经贾子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21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