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规模阵列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2565.3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8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刘洋洋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规模 阵列 气体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大规模阵列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基底、信号电极阵列、中层绝缘层、测量电极阵列、顶层绝缘层、电极材料阵列以及一气敏膜,其中:
所述信号电极阵列包括偶数个阵列单元;
所述测量电极阵列的阵列单元与所述信号电极阵列的阵列单元一一对应连接,并且所述测量电极阵列中一半数量的阵列单元分别与电压供给端连接且每一连接支路上设置有开关,另一半数量的阵列单元分别与接地端连接且每一支路上设置有开关;
所述电极材料阵列的阵列单元与所述测量电极阵列的阵列单元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所述电极材料阵列的阵列单元中各阵列单元的材料组分互不相同;
所述气敏膜覆盖于所述电极材料阵列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模阵列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和信号电极阵列之间还依次包括加热测温电极和底层绝缘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模阵列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电极阵列的阵列单元的个数为2n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模阵列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敏膜的成分为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或其掺杂、复合、改性的材料,其结构为纳米棒、纳米线、纳米片或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模阵列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的材料为氧化锆陶瓷片,其厚度为0.01mm-0.5mm。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大规模阵列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采用光刻溅射的方式在所述基底上依次沉积信号电极阵列、中层绝缘层、测量电极阵列以及顶层绝缘层;
S2:采用光刻技术在步骤S1的结构上刻蚀所述阵列单元的掩膜图案,并在所述掩膜图案上沉积不同种类的金属改性层,获得不同叠层结构的阵列单元;
S3:将所述步骤S2中的结构去胶揭膜后在无氧条件下退火;
S4:在所述步骤S3处理后的结构表面制备覆盖所述阵列的单元的气敏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采用排列组合的方式将预设种类的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沉积在所述掩膜图案上得到不同叠层结构的阵列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阵列单元的数量为2n时,所述步骤S2中采用正交组合的方式在所述阵列单元的掩膜图案上制备金属改性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25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