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风电集成式导管架嵌岩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4226.9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5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潘晓炜;朱国虎;崔灿;刘大海;陶廷军;阚子龙;王梓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E02B17/08;E02D27/52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严敏 |
地址: | 22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集成 导管 架嵌岩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集成式导管架嵌岩施工方法,该平台包括嵌岩施工用的升压站导管架和集成在升压架导管架上的施工平台,升压站导管架顶部安装有水平管系;所述施工平台呈框架结构,该施工平台包括设在升压站导管架上方的顶层平台,顶层平台通过主导管支撑在水平管系上,主导管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撑管和斜撑管;首先调整主导管尺寸并固定,在主导管上预先划出斜撑管和横撑管的装配线,接着固定横撑管和斜撑管,吊装另一面的主导管完成片的制作,最后总组,顶层平台安放在导管架顶部水平管系上。本发明适用于海上升压站导管架基础,具有装配简单、可重复利用、质量易保证等特点,可有效提高嵌岩平台搭建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行业的升压站导管架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风电集成式导管架嵌岩施工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风力发电已成为我国的新兴行业。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开始引进国外风电技术,并开始建设风电场,2000年以后,由于国家鼓励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我国风力发电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随着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紧张与当地其他产业的矛盾等问题日益明显,而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海域有着丰富的风能资源,并且近海风电开发量较大,近年来海上风电得到快速发展。
导管架基础作为常用的海上升压站基础形式之一,有着海上施工量小、安装速度快、造价低、质量有保证的特点。但是由于部分地区覆盖层浅,导管架工程桩需要嵌岩,因此需要施工平台进行嵌岩施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适用于海上升压站导管架基础的嵌岩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上风电集成式导管架嵌岩施工方法,其特点是,该方法采用海上风电集成式导管架嵌岩平台,该平台包括嵌岩施工用的升压站导管架和集成在升压架导管架上的施工平台,升压站导管架顶部安装有水平管系;所述施工平台呈框架结构,该施工平台包括设在升压站导管架上方的顶层平台,顶层平台通过主导管支撑在水平管系上,主导管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撑管和斜撑管,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1:顶层平台安装前,检查顶层平台尺寸、孔洞尺寸及位置、灌浆管线与主导管间的距离、位置等,安装缆风绳和吊索具,并组装主导管、横撑管和斜撑管;
S02:起重船通过起吊装置吊起顶层平台,将其吊高至升压站导管架顶部约1m高位置处,通过副钩将安装人员吊至顶层平台上;
S03:顶层平台安装时,每个主导管孔位安排一个人员观测主导管与顶层平台预留主导管套管的位置,并实时报送指挥长,由指挥长根据收集的信息指挥起重船调整船位,收放缆风绳等;
S04:当顶层平台预留的主导管套管在主导管正上方时,缓慢将顶层平台落下,并观测灌浆管线位置,必要时用楔形块进行格挡;
S05:顶层平台安好后,电焊加固;
S06:施工完毕后,拆除顶层平台。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顶层平台设有由700工字钢构成的框架,框架上部铺设有2公分厚的钢板,在顶层平台和升压站导管架上均预留有主导管套管,升压站导管架吊耳的上方设有吊索具安装孔。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在所述主导管套管的上端口处安装有与主导管配合的胀紧环,胀紧环的纵向截面呈楔形设置,在所述胀紧环底部设有卡在主导管套管上端口处的定位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主导管由若干钢板卷管纵向焊接而成。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钢板卷管的厚度为30-70mm。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斜撑管呈X型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未经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42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感线圈的质检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再生纤维纺丝原液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