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高品质暖白光激光照明光源的荧光转换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5031.6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1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解荣军;邓陶丽;李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K9/64 | 分类号: | F21K9/64;F21V9/30;F21V9/38;F21Y115/30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魏思凡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品质 白光 激光 照明 光源 荧光 转换 器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高品质暖白光激光照明光源的荧光转换器件;以(La1‑x,Yx)3Si6N11:Ce(0≤x≤1)荧光粉作为材料,将其与玻璃粉、有机胶或高温胶以及第二相混合均匀,在高导热基板上刮涂成膜,烧结成型,得到具有特征微观结构的复相(La1‑x,Yx)3Si6N11:Ce(0≤x≤1)+y%第二相(0y≤20)荧光转换器件;本发明制备的荧光转换器件与以往单一荧光粉激光材料相比,色温更低,显色指数更高;通过第二相的掺杂,使复相荧光转换器的内量子效率提升比例大于10%,与蓝光激光器配合,可获得高光通量、高显色指数以及高均匀性的暖白光激光照明光源;此外,通过在复相(La1‑x,Yx)3Si6N11:Ce+y%荧光层基础上进行多层结构刮涂叠加,可以进一步调控白光的色温与显色指数,对实现高品质暖白光激光照明光源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高品质暖白光激光照明光源的荧光转换器件。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人们对更大功率、更高亮度、更高品质光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固态照明光源朝着高功率密度和高亮度的方向发展。LD芯片相比LED芯片,能够承受超过10W/mm2的功率密度且不存在“效率滚降”的问题,新一代激光照明技术应运而生。基于蓝光激光激发荧光材料的激光照明技术可以获得亮度高、准直性好、光衰低的白光,在高亮度照明和超大型显示领域优势明显。然而,在工作状态下,激光芯片功率密度极大,高于LED芯片激光密度近百倍,使得激光照明领域在应用过程中产生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问题。首先,缺乏红色光光材料,导致色温高与色彩饱和度差。目前,市场上多使用蓝光LD激发黄色荧光材料获得高亮度白光光源。但是,该组合模型产生的白光光谱中缺少红光光谱,获得的白光光源色温较高(6000K)及显示指数较低(CRI<65),为了克服此问题,近年来利用蓝光LD芯片激发黄色(Y3Al5O12:Ce)和红色荧光材料复合从而实现低色温、高显指白光激光光源,而目前市场上基本为Eu离子掺杂的的红色荧光材料,在高功率密度激光激发下,Eu离子掺杂的荧光材料会出现量子效率明显下降及其荧光寿命(0.6~1μs)高导致严重的饱和问题,使得激光转换材料饱和阈值普遍较低,光通量与光效难以提高。其次,在高功率密度激发下,热饱和现象明显,导致发光猝灭,而材料本身的产热与散热性能将直接影响最终承受的饱和阈值。最后,高功率密度激发下光色调控困难,光均匀性较差,在应用过程中,出现普遍的“中心蓝点”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实现高品质暖白光激光照明光源的荧光转换器件。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实现高品质暖白光激光照明光源的荧光转换器件,包括高导热基板与薄膜,所述薄膜的组分包括玻璃粉、第二相、有机胶或高温胶及氮化物(La1-x,Yx)3Si6N11:Ce荧光粉;
所述(La1-x,Yx)3Si6N11:Ce为黄/橙色荧光粉,其中0≤x≤1,所述第二相为气孔、BN、AlN、Si3N4、SiO2、TiO2、Al2O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相掺杂量为荧光粉体比重的0%~20%;荧光粉与(玻璃粉+第二相)质量比(PtG)为1:3~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50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档案袋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纸箱制成的椅子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