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状压电叠堆及采用该管状压电叠堆的换能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5942.9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2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尹义龙;莫喜平;刘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R1/44 | 分类号: | H04R1/44;G10K9/122;B06B1/06;B06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李彪;张红生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状 压电 采用 换能器 | ||
1.一种管状压电叠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压电叠堆包括环形端盖(1)、纵向极化的压电环(2)和电极片(3);多个压电环(2)叠压粘接形成压电环堆,环形端盖(1)对称设置在压电环堆的两端,环形端盖(1)与压电环(2)之间以及相邻的压电环之间设置电极片(3);
在环形端盖(1)与压电环(2)相接侧的对侧,沿环形端盖(1)的圆周方向开设若干去耦槽,去耦槽在环形端盖圆周上呈梳齿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压电叠堆,其特征在于,在两端的环形端盖(1)之间设置若干预应力螺杆(6),环形端盖和预应力螺杆施加轴向预紧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压电叠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环(2)采用电学串联或并联方式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压电叠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环(2)的制作材料为压电陶瓷或压电单晶。
5.一种换能器,所述换能器包括匹配层(4)、去耦片(5)、反声盖板(7)、防水透声层(8)和输出电缆(9),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器还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管状压电叠堆;
所述管状压电叠堆两端设置反声盖板(7),同时管状压电叠堆采用匹配层(4)封装;匹配层(4)外包防水透声层(8),管状压电叠堆顶部穿过匹配层(4)和防水透声层(8)设置输出电缆(9),输出电缆(9)通过导线与电极片连接;去耦片(5)设置在去耦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去耦片的制作材料为软木橡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层的制作材料为环氧树脂灌封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声盖板的制作材料为硬质泡沫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声层制作材料采用塑料、聚氨酯或橡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器的封装外形包括但不限于圆柱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59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