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波堤中高压旋喷桩布置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6136.3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0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帅;齐庆杰;刘英杰;牟犇;李世杰;罗丹苓;许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贵州省地震局;贵州省工程防震研究院;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王萌 |
地址: | 1000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波堤 高压 旋喷桩 布置 确定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防波堤中高压旋喷桩布置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波堤包括沉入式钢圆筒、高压旋喷桩和地基,其中,所述沉入式钢圆筒的部分结构沉入所述地基中,所述高压旋喷桩分布设置在所述沉入式钢圆筒的两侧的所述地基,以及所述沉入式钢圆筒中,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分别建立所述高压旋喷桩采用不同形状布置的多个高压旋喷复合地基模型;
获取所述多个高压旋喷复合地基模型中每个所述高压旋喷复合地基模型的性能数据,其中,通过以下步骤获取所述每个高压旋喷复合地基模型的性能数据:
通过采用弹塑性求解算法生成所述高压旋喷复合地基模型中的高压旋喷复合地基的初始地应力场;
基于所述初始地应力场将所述高压旋喷复合地基上部的填土转化为均布荷载,以获取所述高压旋喷复合地基的竖向沉降数据;
获取在所述高压旋喷复合地基中所述高压旋喷桩之间设置不同填土,对所述高压旋喷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的第一影响数据;
获取在所述高压旋喷复合地基中设置不同长度的高压旋喷桩,对所述高压旋喷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的第二影响数据;
根据所述竖向沉降数据、所述第一影响数据和所述第二影响数据,生成所述高压旋喷复合地基模型的性能数据;
根据所述每个高压旋喷复合地基模型的性能数据,从所述多个高压旋喷复合地基模型中确定目标高压旋喷复合地基模型,以确定所述高压旋喷桩的布置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波堤中高压旋喷桩布置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采用不同形状布置包括正三角形布置和正四边形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波堤中高压旋喷桩布置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填土中每种所述填土具有对应的土体内摩擦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波堤中高压旋喷桩布置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高压旋喷复合地基设置在所述沉入式钢圆筒内,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高压旋喷复合地基设置在不同边界条件的沉入式钢圆筒中,对所述高压旋喷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的第三影响数据;
根据所述竖向沉降数据、所述第一影响数据、所述第二影响数据和所述第三影响数据,生成所述高压旋喷复合地基模型的性能数据。
5.一种防波堤中高压旋喷桩布置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波堤包括沉入式钢圆筒、高压旋喷桩和地基,其中,所述沉入式钢圆筒的部分结构沉入所述地基中,所述高压旋喷桩分布设置在所述沉入式钢圆筒的两侧的所述地基,以及所述沉入式钢圆筒中,所述装置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通过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分别建立所述高压旋喷桩采用不同形状布置的多个高压旋喷复合地基模型;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多个高压旋喷复合地基模型中每个所述高压旋喷复合地基模型的性能数据,其中,通过以下步骤获取所述每个高压旋喷复合地基模型的性能数据:
通过采用弹塑性求解算法生成所述高压旋喷复合地基模型中的高压旋喷复合地基的初始地应力场;
基于所述初始地应力场将所述高压旋喷复合地基上部的填土转化为均布荷载,以获取所述高压旋喷复合地基的竖向沉降数据;
获取在所述高压旋喷复合地基中所述高压旋喷桩之间设置不同填土,对所述高压旋喷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的第一影响数据;
获取在所述高压旋喷复合地基中设置不同长度的高压旋喷桩,对所述高压旋喷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的第二影响数据;
根据所述竖向沉降数据、所述第一影响数据和所述第二影响数据,生成所述高压旋喷复合地基模型的性能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高压旋喷复合地基模型的性能数据,从所述多个高压旋喷复合地基模型中确定目标高压旋喷复合地基模型,以确定所述高压旋喷桩的布置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波堤中高压旋喷桩布置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采用不同形状布置包括正三角形布置和正四边形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波堤中高压旋喷桩布置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不同填土中每种所述填土具有对应的土体内摩擦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贵州省地震局;贵州省工程防震研究院;青岛理工大学,未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贵州省地震局;贵州省工程防震研究院;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61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亮度的校正方法及校正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流互感器辅助接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