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稳定性浓缩茶提取液及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7618.0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0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沈震亮;陈焰峰;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浙大百川生物食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A23F3/06;A23F3/22;A23F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性 浓缩 提取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茶叶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稳定性浓缩茶提取液及提取方法,其中浓缩茶提取液中含有占浓缩茶提取液质量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黄原胶0.04~0.1%;甘露醇0.1~0.2%;明胶0.05~0.2%,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浓缩茶提取液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另外,本申请中浓缩茶提取液的提取方法,包括微波处理、酶解、二次酶解、一次浓缩、二次浓缩步骤,在尽可能保存茶浓缩液风味的同时,提高了茶浓缩提取液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茶叶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稳定性浓缩茶提取液及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浓缩茶提取液是一种从茶液中提取得到的食品原料,其中含有茶多酚、花青素、多种氨基酸及芳香成分,在食品加工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浓缩茶提取液中含有多种复杂组分,且在提取过程中,茶叶中的部分残留组织、大分子蛋白、纤维素等成分,在体系中容易团聚沉降,使得浓缩茶提取液在长期存放过程中,稳定性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浓缩茶提取液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高稳定性浓缩茶提取液及提取方法。
首先,本申请提供一种高稳定性浓缩茶提取液,所述浓缩茶提取液中含有占浓缩茶提取液质量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
黄原胶 0.04~0.1%;
甘露醇 0.1~0.2%;
明胶 0.05~0.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黄原胶、甘露醇和明胶的组合,可以对浓缩茶提取液中的不同组分进行稳定,减少分子间的碰撞和凝聚,且上述成分在水中均有较好的分散性,使得浓缩茶提取液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长期存放不易发生沉降和浑浊。
可选的,该浓缩茶提取液中还含有占浓缩茶提取液质量分数0.04~0.15%的β-环糊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β-环糊精的加入可以对浓缩茶提取液中的部分小分子还原性物质进行包覆和容纳,减少浓缩茶提取液中的还原性物质在储存过程中被氧化,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体系的稳定性。
可选的,该浓缩茶提取液中还含有占浓缩茶提取液质量分数0.05~0.1%的枸橼酸。
枸橼酸具有较好的还原性能,可以保护浓缩茶提取液中有效成分,同时枸橼酸也是一种螯合剂,在体系中可以螯合部分金属离子,进而使浓缩茶提取液具有更长的保存时间。
可选的,该浓缩茶提取液中还含有占浓缩茶提取液质量分数0.06~0.15%的鼠李糖酯。
额外添加鼠李糖酯有助于提高体系的分散性能,同时减少明胶或黄原胶在体系中的团聚,从而进一步提高浓缩茶提取液的分散性。
另一方面,本申请中提供了上述浓缩茶提取液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茶叶进行破碎后,进行微波处理,其中,对于每千克茶叶,微波功率为120~150kw,处理时间为20~80s,得到初步处理茶叶;
S2、对初步处理茶叶,将其加入到水中,并加入的第一混合酶,进行酶解,并分离其中固体和液体,得到第一混合液和第一滤渣;
S3、对第一滤渣,加入水和第二混合酶,进行二次酶解,随后进一步分离其中的固体和液体,滤除其中的固体残渣,得到第二滤液;
S4、将第二混合液和第一混合液混合,对酶进行灭活处理,并初步浓缩至第一混合液和第二混合液总体积50~60%,得到第三混合液;
S5、对第三混合液进行进一步浓缩,完成高稳定性浓缩茶提取液的制备;
其中,所述第一混合酶为丹宁酶和蛋白酶形成的组合物,所述第二混合酶包括纤维素酶、果胶酶和多酚氧化酶;在步骤S4或步骤S5中,还加入明胶、黄原胶、甘露醇、β-环糊精、鼠李糖酯和枸橼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浙大百川生物食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浙大百川生物食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76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