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室内声场扰动识别的室内人群密度估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7666.X | 申请日: | 2021-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6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涛;张琳;曾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N20/10;G01H17/0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室内 声场 扰动 识别 人群 密度 估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室内声场扰动识别的室内人群密度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针对需要进行人群估计的特定室内环境,预测场景中可能会出现的人群最大数量,分别测量不同数量的人置于室内的任意位置时的声学信道,并对测量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得出不同数量的人所对应的声学信道特征,组成特征样本库;
步骤2:在对该特定室内环境进行实际人群密度估计时,对该特定室内环境进行声学信道测量,并对测量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将提取的特征与步骤1得到的特征样本库进行协同处理,得到人群密度估计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室内声场扰动识别的室内人群密度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处理采用以下方式:通过机器学习或者深度学习方式对特征样本库中的数据进行学习,再利用学习结果,根据实际测量结果的特征进行人群密度估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室内声场扰动识别的室内人群密度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有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针对需要进行人群估计的特定室内环境,预测场景中可能会出现的人群最大数量Nmax;
步骤1.2:在室内环境内设置麦克风及声源,声源发出声信号s(t),麦克风接收到声信号r(t),得到声学脉冲响应h(t)为
式中fft表示对时域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ifft表示对频域信号进行反傅里叶变换;
步骤1.3:根据步骤1.2的测量方法,得到所述特定室内环境内无人时的声学脉冲响应,以及特定室内环境内具有k个人,k=1、2、3……,Nmax,且k个人在室内环境种采用l种位置分布时的声学脉冲响应,共计Nmax*l+1组声学脉冲响应;
步骤1.4:对于每一组声学脉冲响应,提取声学信道特征;并将同一人数不同位置分布所对应的房间脉冲响应的特征进行组合,得到该人数对应的声学信道特征;
步骤1.5:将不同数量的人所对应的声学信道特征,组成特征样本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一种基于室内声场扰动识别的室内人群密度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学信道特征采用梅尔频率倒谱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室内声场扰动识别的室内人群密度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中进行测量时,室内环境的门窗处于关闭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室内声场扰动识别的室内人群密度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麦克风及声源布置在室内环境中的长距离位置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室内声场扰动识别的室内人群密度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麦克风及声源布置在室内环境的屋顶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室内声场扰动识别的室内人群密度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构建特征样本库时,每个样本对应的是人在室内环境下处于站立时的声学信道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76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索网石笼结构体堰塞坝溃决排险防洪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良灭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