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撞警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7921.0 | 申请日: | 2021-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碧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G08B21/24;G08B7/06;F16F15/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利交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259 | 代理人: | 蔡辉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用防撞 警示 装置 | ||
1.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撞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警机构(1)、防护机构(2)、固定机构(3)、支撑机构(4)和缓冲机构(5);
所述防护机构(2)固定安装于所述预警机构(1)底面中心,且由所述预警机构(1)左右两侧突出,所述支撑机构(4)通过所述缓冲机构(5)固定安装于所述预警机构(1)底面,所述固定机构(3)设置有四个,所述固定机构(3)活动嵌入于所述支撑机构(4)侧面四角;
所述预警机构(1)用于探测障碍物的距离并发预警信号,所述支撑机构(4)用于所述预警机构(1)进行支撑,所述缓冲机构(5)用于对所述预警机构(1)所受的冲击力进行缓冲,所述固定机构(3)用于与建筑机械相连接;
所述预警机构(1)包括防护壳体(101),所述防护壳体(101)呈梯柱形结构,所述防护壳体(101)底端四周环绕嵌入有闪光灯(104),所述防护壳体(101)顶面四周环绕嵌入有测距雷达(102),所述防护壳体(101)顶面中心固定嵌入有蜂鸣器(103),所述防护壳体(101)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06),所述防护壳体(101)底面四角均凸起有转动支脚(105);
所述防护机构(2)包括控制盒(201)和气囊(203),所述控制盒(201)侧面中心对称凸起有反应气道(204),所述控制盒(201)侧面在所述反应气道(204)两侧对称凸起有气体通道(202),所述转动支脚(105)位于所述气体通道(202)与所述反应气道(204)之间,所述控制盒(201)通过气体通道(202)和反应气道(204)与所述气囊(203)内部相连通,所述控制盒(201)内部嵌入有控制模块(206),所述控制盒(201)底面中心均匀凸起有压力感应器(205);
所述反应气道(204)内部中心嵌入有气体反应室(207),所述反应气道(204)内部在靠近所述控制模块(206)嵌入有点火器(208),所述点火器(208)点火端与所述气体反应室(207)电性连接,所述气体反应室(207)内部填充物质为叠氮化钠(NaN3)混合物质;
所述反应气道(204)与所述气囊(203)连通处嵌入有风哨装置(209),所述气囊(203)内部填充有氧化铁固体(Fe2O3);
所述支撑机构(4)包括支撑架(401),所述支撑架(401)侧面四角均凸起有支撑脚(403),所述支撑脚(403)末端垂直焊接有转动支架(406),所述支撑架(401)顶面在所述支撑脚(403)相对位置均固定焊接转动连接架(404),所述支撑架(401)底面四角均固定焊接有缓冲弹簧(402),所述支撑架(401)底面中心凸起有顶针(407),所述支撑脚(403)侧面开设有卡接槽(405),所述防护壳体(101)底面固定焊接于所述缓冲弹簧(402)顶端;
所述缓冲机构(5)包括支撑液压杆(501)、转动连接盘(503)和缓冲液压杆(504),所述转动连接盘(503)呈直角三角状结构,所述转动连接盘(503)直角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连接架(404)内部,所述支撑液压杆(501)和所述缓冲液压杆(504)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连接盘(503)两端,所述支撑液压杆(501)外侧表面环套有支撑弹簧(502),所述支撑液压杆(501)末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支架(406)内部,所述缓冲液压杆(504)顶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支脚(105)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撞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器(205)底面开设有圆锥形槽体,所述顶针(407)为 圆锥形柱状体,所述顶针(407)位置与所述压力感应器(205)位置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撞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支架(301)和固定螺钉(302),所述固定支架(301)顶端滑动卡接于所述卡接槽(405)内部,所述固定螺钉(302)设置两个,两个所述固定螺钉(302)均匀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301)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碧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惠州碧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79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碳金矿石的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基坑护坡桩的腰梁支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