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轮机组集电环现场加工设备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8087.7 | 申请日: | 2021-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83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全平;朱科;刘辉;廖攀;万刚;张易;赵佳;孙云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14 | 分类号: | H01R43/1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443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轮 机组 集电环 现场 加工 设备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轮机组集电环现场加工设备及使用方法,它包括用于对整个设备进行支撑的基座结构;所述基座结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轨底座,所述导轨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上通过调整压条限位滑动支撑有转动台结构,所述调整压条固定安装在导轨底座的顶部;所述转动台结构与用于驱动其沿着滑轨回转运动的回转动力装置相连;所述转动台结构的顶部固定有用于对集电环进行车削、磨削及抛光的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与安装在转动台结构顶部的数控柜和电气控制柜相连。便于在有限空间内拆卸及装配,满足水轮机组集电环现场加工的专用设备,有效解决针对集电环表面损伤现场处理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轮机组集电环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轮机组集电环现场加工设备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集电环通常也被称为导电环、滑环、集流环、汇流环等,它可以用在任何要求连续旋转的,同时又需要从固定位置到旋转位置传输电源和信号的机电系统中。集电环作为发电机励磁系统的重要部件,长时间运行后,其回转表面不可避免的发生磨损、凹痕、麻点,集电环表面粗糙度被破坏,不能满足与碳刷的接触要求,需要对集电环表面进行修复处理。大型水轮机组集电环一般采用钢制材料制造,在出现灼烧导致表面凹凸不平时,需要对集电环的外圆周面进行车削加工, 随后再进行磨削处理,使得集电环外圆周面粗造度达到设计要求,确保集电环与碳刷良好接触。在实际工况中,当仅仅需要对集电环端面进行修复时,通常采用搓板、油石在转动情况下研磨,再采用00号砂纸抛光,在表面粗糙度较差的情况下,还需要先进行车削后再进行上述步骤,存在工期长,对施工人员技能要求高且工作量大等问题。不拆卸集电环可大大减少拆装工作量,但实际作业区域空间有限,常规机械加工设备无法完成现场加工任务,而且在某些情况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可能会造成集电环端面修复较大误差,造成因修复而导致的二次损伤。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集电环外圆端面现场加工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在有限空间内拆卸及装配,满足水轮机组集电环现场加工的专用设备,有效解决针对集电环表面损伤现场处理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轮机组集电环现场加工设备,它包括用于对整个设备进行支撑的基座结构;所述基座结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轨底座,所述导轨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上通过调整压条限位滑动支撑有转动台结构,所述调整压条固定安装在导轨底座的顶部;所述转动台结构与用于驱动其沿着滑轨回转运动的回转动力装置相连;所述转动台结构的顶部固定有用于对集电环进行车削、磨削及抛光的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与安装在转动台结构顶部的数控柜和电气控制柜相连。
所述基座结构由多块结构相同的镂空箱体结构拼接而成,并形成环形底座结构;相邻两个镂空箱体结构之间通过第一螺栓组件固定相连;镂空箱体结构相结合的端面加工有用于装配定位的竖向键槽和横向键槽;所述镂空箱体结构的内侧壁上加工有用于安装集电环夹具的夹具安装槽。
所述集电环夹具共有多组,分别呈均布的双层布置安装在基座结构的内侧壁以及底部端面;单个集电环夹具包括顶紧螺杆,所述顶紧螺杆与顶杆安装筒构成螺纹传动配合,所述顶紧螺杆上套装有调节螺母,在顶紧螺杆的端头通过压盖和紧定螺钉固定安装有弧形顶块;装夹时,所述弧形顶块与集电环的外壁相接触配合。
所述导轨底座采用多个模块化的底座板拼装而成,并形成环形导轨底座;相邻两个底座板之间通过第二螺栓组件固定相连;所述底座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和调整压条相配合的压条安装凸台,所述压条安装凸台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滑轨的滑轨安装台,在其中一块底座板上并位于回转动力装置所在位置加工有安装孔。
所述转动台结构采用多个模块化的转动座拼装而成,并形成转动台结构;相邻两个转动座之间通过螺栓组件固定相连;所述转动座的底端加工有齿轮安装腔,在转动座的底端外边缘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调整压条相配合,并对转动台结构的径向位置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8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