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故障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8502.9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2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潘子垚;耿英;熊志标;田伟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07 | 分类号: | G06F11/0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天宇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故障 处理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故障处理方法,用于处理在软件交付流水线中的故障,其中,该软件包括至少一个子应用,可用于金融领域或其他领域,包括:根据软件交付流水线的故障日志,获得故障信息;根据故障信息,判断该故障的来源;其中,若该故障来源于至少一个子应用,则将故障信息发送至对应的研发人员;若该故障来源于软件部署环境,则调用对应的自愈脚本进行该故障自愈处理,当所述自愈脚本执行成功后,重启软件交付流水线。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故障处理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故障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故障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持续交付流水线是持续交付的载体,它承载着开发团队从代码提交到产品交付的整个生命周期,主要包括代码扫描模块、编译模块、部署模块、测试模块等四大模块。研发人员提交代码后,代码扫描模块将对代码进行扫描,发现代码其中存在的逻辑问题,计算出代码的圈复杂度等;扫描通过的代码会进入编译模块,根据不同的编译策略进行编译,编译成功后将得到一个可部署的版本;该版本被推送到部署模块,部署模块根据部署策略将版本部署到测试环境;部署成功后,测试模块会对测试环境上的应用进行冒烟测试、接口测试和自动化测试等,来确保新上线的系统无问题。交付流水线是串行处理的,其中任何一个模块报错都会导致流水线卡住无法继续。
随着应用数量增加,持续交付流水线也会越来越多,目前的流水线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流水线的增多,构建频次增多,配置管理员成为处理流水线故障的瓶颈,降低了项目团队的效率;
2)、流水线故障信息缺乏分类梳理,故障处理效率低;
3)、缺乏流水线故障自愈机制,自动化程度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故障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对流水线故障日志的分析处理,将故障分发至对应的负责人员,并对由于环境引起的故障进行自动化自愈,提升故障处理效率。
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故障处理方法,用于处理在软件交付流水线中的故障,其中,该软件包括至少一个子应用,包括:根据软件交付流水线的故障日志,获得故障信息;根据故障信息,判断该故障的来源;其中,若该故障来源于该至少一个子应用,则将该故障信息发送至对应的研发人员;若该故障来源于软件部署环境,则调用对应的自愈脚本进行该故障自愈处理,当自愈脚本执行成功后,重启该软件交付流水线。
进一步地,根据该软件交付流水线的故障日志,获得故障信息,包括:对该故障日志进行故障关键词分析,获得该故障信息,其中,该故障信息包括故障来源、故障归属及故障类型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若该故障来源于该至少一个子应用,则将该故障信息发送至对应的研发人员,包括:根据该软件交付流水线的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至少包括通知配置表及脚本配置表;根据通知配置表获得该软件的研发人员信息;根据研发人员信息,并将该故障信息发送至对应的研发人员。
进一步地,若该故障来源于软件部署环境,则调用对应的自愈脚本进行该故障自愈处理,当该自愈脚本执行成功后,重启软件交付流水线,包括:根据脚本配置表获得该故障的自愈脚本的存储位置;根据存储位置自动登录该自愈脚本所在的服务器,并执行该自愈脚本;若该自愈脚本执行成功,则重启该软件交付流水线。
进一步地,将故障信息发送至对应的研发人员,包括:通过邮件或短信的通知方式将该故障信息发送至对应的研发人员。
进一步地,软件交付流水线包括代码扫描模块、编译模块、部署模块及测试模块,故障日志来源于代码扫描模块或编译模块或部署模块或测试模块。
进一步地,通知配置表包括该至少一个子应用的编号及研发人员信息,该脚本配置表包括该至少一个子应用的编号、IP地址、存储路径、脚本类型及自愈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85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