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层电感的内电极、其制备方法及叠层电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8997.5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3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权;於扬栋;刘赣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0 | 分类号: | H01F17/00;H01F17/03;H01F27/28;H01F2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3221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感 电极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叠层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叠层电感包括基体、引入外电极、引出外电极和叠层电感的内电极,所述的内电极埋置于基体中,所述的引入外电极和引出外电极分别设置于基体两端并分别连接内电极的两端,所述的叠层电感为高Q值的叠层电感;
所述的内电极包括至少一层金属层以及至少一层通孔层,所述的金属层和通孔层交替层叠设置;所述的金属层为线型的连续凹凸结构,所述的通孔层包括至少一个通孔柱;
所述的连续凹凸结构分为交替的至少一个凹部和至少一个凸部,所述的凹部为矩形或梯形,所述的凸部为矩形或梯形,形成的金属层为具有折角的连续凹凸结构,所述的通孔柱位于金属层的折角处;
所述的凹部和凸部均为弧形,形成的金属层为波浪形的连续凹凸结构,所述的通孔柱位于金属层的波峰处;
所述叠层电感的内电极由下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Ⅰ)将流延浆料涂布于基膜上,烘干后得到生带,按照通孔柱的位置在生带上打孔;
(Ⅱ)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将感光银浆印刷于打孔后的生带上,曝光显影后得到单层内电极,单层内电极包括金属层和通孔层,金属层表面印刷形成电极图案,打孔处印刷形成通孔层,步骤(Ⅱ)还包括:对单层内电极的印刷电极面进行喷胶并烘干,所述喷胶采用的胶水为粘合剂的稀释液;
(Ⅲ)按照金属层和通孔层交替层叠的顺序层叠压合,随后依次经切割、排胶和烧结,得到所述的内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部为矩形、弧形或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部为矩形、弧形或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电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凹部和凸部的形状相同或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层电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凹部和凸部的形状相同。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叠层电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
(Ⅰ)将流延浆料涂布于基膜上,烘干后得到生带,按照通孔柱的位置在生带上打孔;
(Ⅱ)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将感光银浆印刷于打孔后的生带上,曝光显影后得到单层内电极,单层内电极包括金属层和通孔层,金属层表面印刷形成电极图案,打孔处印刷形成通孔层步骤(Ⅱ)还包括:对单层内电极的印刷电极面进行喷胶并烘干,所述喷胶采用的胶水为粘合剂的稀释液;
(Ⅲ)按照金属层和通孔层交替层叠的顺序层叠压合,随后依次经切割、排胶和烧结,得到所述的内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Ⅰ)中,所述的流延浆料包括陶瓷粉料、增塑剂、粘合剂、分散剂和有机溶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膜为PET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膜的剥离力为5~25g。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膜厚度为38~50μm。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布厚度为10~100μm。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Ⅲ)中,所述的压合采用等静压工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静压的压力为10~50Mpa。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静压的时间为10~30min。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静压的温度为6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899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改进的稳定性的罗库溴铵制剂
- 下一篇:一种减压放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