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智能防护的智能型配电柜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0109.3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4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明;黄敏;闫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东明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30;A01M29/34;A62C35/02;A62C35/62 |
代理公司: | 长沙柳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67 | 代理人: | 唐冬艳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清镇***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智能 防护 智能型 配电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智能防护的智能型配电柜,包括外箱,所述外箱的内底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表面固定安装有电路板,所述外箱上设置有对电路板进行散热的散热机构,所述安装轴上设置有线路老化着火时对电路板进行断电的断电机构,所述外箱上表面设置有线路着火时进行报警的报警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多个铰接板,所述外箱靠近顶部的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多个铰接板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凹槽内,多个所述铰接板之间连接有竖板,多个所述铰接板内均固定安装有翻转板。本发明散热的同时降低灰尘及飞虫的进入,提高装置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智能防护的智能型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然而配电柜内部的功率部件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不及时散热可能会对其造成损坏。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201811225519.4的一种散热效果良好的智能型配电柜,所述电器柜与所述上柜门之间安装有所述铰链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电压表安装在所述上柜门表面上位于最左边,所述电流表安装在所述上柜门表面上,且所述电流表位于所述电压表与所述温度表之间,所述温度表安装在所述上柜门最右边,所述控制开关安装在所述中柜门表面上,所述中柜门表面上安装有所述电源开关,所述中柜门安装在所述电器柜首端表面通过所述铰链固定连接,所述下柜门与所述电器柜之间通过所述铰链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风机固定架上,所述温度感应器安装在所述电器柜左侧内表面上。
上述发明具有散热快、结构简单的优点,但散热的同时,开放的散热装置易进入灰尘和飞虫,降低配电柜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智能防护的智能型配电柜,具备散热的同时降低灰尘及飞虫的进入,提高装置使用寿命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智能防护的智能型配电柜,包括外箱,所述外箱的内底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表面固定安装有电路板,所述外箱上设置有对电路板进行散热的散热机构,所述安装轴上设置有线路老化着火时对电路板进行断电的断电机构,所述外箱上表面设置有线路着火时进行报警的报警机构。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多个铰接板,所述外箱靠近顶部的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多个铰接板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凹槽内,多个所述铰接板之间连接有竖板,多个所述铰接板内均固定安装有翻转板,所述外箱内壁上设置有使竖板上下运动的传感机构。
优选的,所述传感机构包括固定框和铰接杆,所述固定框固定连接在外箱内顶部,所述固定框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记忆合金,所述滑块与固定框的内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分别位于记忆合金两侧,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磁铁,所述铰接杆一端铰接在竖板表面,另一端铰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铰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块轮,所述磁块轮转动连接在外箱内壁上,所述磁块轮内设有环形阵列分布的磁块。
优选的,所述断电机构包括第一电磁片、第二电磁片、第一安装框和插座,所述第一电磁片和第二电磁片分别固定连接在磁铁的底部和固定框的内底部上,所述第一安装框固定连接在外箱底部内侧,所述第一安装框内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第一安装框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挡板远离外箱内壁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安装轴表面固定安装有轮齿,所述齿条穿过第一安装框表面并与轮齿啮合,所述第一安装框底面安装有对齿条上的卡块槽进行卡紧的锁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板表面连接有电线,所述电线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插头,所述插座固定安装在外箱底部内侧,所述插头插接在插座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东明,未经李东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01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