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拉伸多孔结构的面外型热电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0506.0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0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瑶;王亚龙;邓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5/02 | 分类号: | H01L35/02;H01L35/32;H01L3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伸 多孔 结构 外型 热电器件 | ||
1.一种可拉伸多孔结构的面外型热电器件,其特征在于:该热电器件由以下结构组成:由导电布构成的顶电极(1)和底电极(4),由低热导率的柔性多孔材料和热电材料组成的p型热电臂(2)和n型热电臂(3),由柔性可拉伸的高导热薄膜(5)和高导热的金属界面层(6)组成的柔性高导热基底;p型热电臂(2)和n型热电臂(3)通过银浆与顶电极(1)和底电极(4)连接,使用银浆可有效降低接触电阻;底电极(4)通过导电布自身的胶面粘在高导热薄膜(5)的上表面;金属界面层(6)通过原位生长固定在高导热薄膜(5)的下表面;
上述热电器件所使用的p型热电臂(2)和n型热电臂(3)为聚氨酯/单壁碳纳米管PU/SWCNT多孔材料,热电材料SWCNT通过超声技术包覆在柔性PU多孔材料表面,促使电热分离;
p型热电臂(2)的具体制备工艺如下:
称量20mg的SWCNT粉末放入坩埚中,使用管式炉在氮气氛围下进行热处理;60min内将温度从室温升到400℃;在400℃下保温20min;之后进行自然冷却,温度降到室温后取出SWCNT;
经热处理的SWCNT加入到50g的乙醇溶液中,进行超声分散30min,使SWCNT溶液充分分散;
将裁剪好的PU多孔立方块3×3×5mm3放入分散好的SWCNT溶液中,继续进行超声处理60min;之后将PU/SWCNT块取出,在60℃的烘箱中干燥6h,得到具有低热导率的p型热电臂;
n型热电臂(3)的具体制备工艺如下:
称量50g的乙醇和0.1g的聚乙烯亚胺PEI,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min,使PEI分散在乙醇溶液中;称量20mg的SWCNT倒入PEI-乙醇溶液中,磁力搅拌24h,使SWCNT氨基化;之后将搅拌过的SWCNT溶液进行超声分散30min,使SWCNT在溶液中充分分散;
将裁剪好的PU多孔立方块3×3×5mm3放入溶液中,继续进行超声处理60min;之后将PU/SWCNT块取出,在60℃的烘箱中干燥6h,得到具有低热导率的n型热电臂;
上述热电器件所使用的高导热薄膜(5)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氮化硼-四氧化三铁PDMS/BN-Fe3O4,通过在高导热的BN粉末表面合成磁性物质Fe3O4,之后将PDMS溶液与BN-Fe3O4粉末混合,在磁场作用下进行固化,使PDMS/BN-Fe3O4内部的BN-Fe3O4微米片垂直于PDMS/BN-Fe3O4薄膜表面,进一步提高PDMS/BN-Fe3O4面外热导率;使PDMS/BN-Fe3O4同时具有拉伸性和面外热导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拉伸多孔结构的面外型热电器件,其特征在于:制备顺序为先制备柔性可拉伸的高导热薄膜(5),在高导热薄膜(5)下表面原位生长金属界面层(6),将剪裁好的底电极(4)按照掩膜板粘在高导热薄膜(5)上表面的固定位置,按照掩膜板在底电极(4)表面固定位置涂银浆,将p型热电臂(2)固定在底电极(4)表面固定位置的银浆上,之后将n型热电臂(3)固定在底电极(4)表面固定位置的银浆上,将银浆涂在顶电极(1)的固定位置,之后将涂有银浆的顶电极(1)放置在p型热电臂(2)和n型热电臂(3)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拉伸多孔结构的面外型热电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热电器件通过底电极、p型热电臂、n型热电臂和顶电极进行π型连接,形成多对热电臂器件,其中p型热电臂和n型热电臂交叉连接,之间串联,热电臂尺寸为3×3×5mm3,热电臂之间间距为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拉伸多孔结构的面外型热电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热电器件所用的电极材料为导电布,导电布上表面为包覆有导电粒子的相互交织的纱线,下表面为导电胶;导电布自身具有柔性和可变形性,同时具有导电性;通过激光雕刻技术进行电极尺寸的切割,导电布电极的尺寸为8×3m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05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