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回弹钛合金管智能成形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0623.7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0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林;何静;芦丽莉;刘桂良;杨彪;张家豪;徐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30/23;G06F30/27;G06N20/00;G06F11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伍旭伟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弹 钛合金 智能 成形 方法 系统 | ||
1.高回弹钛合金管智能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工艺设计信息输入模块输入工艺问题的用户可视化界面,还包括实例库,实例库中记载关联工艺问题的工艺参数对应的工艺设计实例;
还包括对工艺参数开展钛合金管和成形模具建模的参数化建模模块,还包括对参数化建模模块输出的三维模型进行模型前处理的有限元分析软件,还包括对三维模型进行仿真的仿真分析模块;
仿真分析模块的输入为知识工程模块给出的建议工艺参数,输出为目标偏心距;
其中知识工程模块用于在工艺数据库和知识库的支持下,通过算法对实例库中未记载的用户输入的工艺问题关联的工艺参数进行规则推理得到决策后的建议工艺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回弹钛合金管智能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程图模块,工程图模块从参数化建模模块获取工件和工装的三维模型,形成工程图并储存到工艺数据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回弹钛合金管智能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关联局域网络的分布式平台,分布式平台用于关联多系统进行协同作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回弹钛合金管智能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其中数据库服务器通过网关链路连接工艺数据库和知识库,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及时更新工艺数据库中的工艺设计实例,还用于下载服务器端的算法软件更新包至知识库,所述数据库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工艺数据库和知识库上传的报文进行系统诊断。
5.高回弹钛合金管智能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获取钛合金管参数及弯曲成行要求,并转化成工艺参数在实例库中进行检索;
B:当检索到相同的实例后进行工艺设计重现,输出实例并生成工程图、工艺规程,当未检索到实例库中已存实例,依据机器学习对钛合金管参数及弯曲成行要求进行工艺参数推理,得到建议工艺参数,对建议工艺参数进行建模、仿真后输出;
C:对输出后的判断结果进行满足用户需求的判别,对未满足需求的再次进行工艺仿真、工艺试验校验;
D:对步骤C校验后的建议工艺参数输出实例并生成工程图、工艺规程;
E:对步骤D载入工艺数据管理;
还包括:依据知识工程方法导出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为工艺仿真后试验参数的实验数据库;其中,知识工程输出的建议工艺参数导出到仿真得出目标偏心距,并记录工艺参数,所述工艺试验校验的过程为对建议工艺参数进行实验得到的对应的偏心距与仿真得到的目标偏心距进行校正,并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重新校核工艺仿真模型,并修正建议工艺参数后进行重复试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回弹钛合金管智能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依据知识工程方法,导出的实例库,对实例库中的实例建立基于工艺参数的检索规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回弹钛合金管智能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步骤D和步骤B中的工艺设计重现的结果,保留工程图,记录工艺规程并保存有效实例只实例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回弹钛合金管智能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E中的工艺数据管理记录保存至数据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06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柔性料斗的编带包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煤仓煤质实时在线显示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