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脱羟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0822.8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0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民;吴海;王政立;刘冬;李全锋;徐海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能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04 | 分类号: | B29C35/0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 代理人: | 李路平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中国(河南)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羟基 方法 | ||
一种高温脱羟基方法,通过送料风管能够带着原料迅速穿过加热管,利用加热管尾端的热源余温将原料中羟基去除,从而使得本原料制出的硅胶制品也就不会出现变黄的情况;另外,通过供料吹风装置能够同时向送料风道提供风力和原料,并且出料回收箱能够将原料收集并且排出多余气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硅胶脱羟基的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温脱羟基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的,目前的硅胶制品使用越来越广泛,常见的硅胶制品根据成型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模压硅胶制品、挤出硅胶制品和液态硅胶制品;其中模压硅胶制品主要用于制作硅胶工业配件、模具、婴儿奶嘴等产品,但是由于硅胶制品暴露在空气中之后,硅胶制品中的羟基发生氧化反应,长时间之后将导致硅胶制品的表面泛黄,从而影响硅胶制品的美观和使用安全,例如硅胶手机壳发黄之后透明度将降低,影响手壳机的美观性、硬度以及使用寿命等;硅胶奶嘴发黄后,孩子在使用时可能会导致某些氧化分子被吸收而造成不利的影响;
传统解决硅胶制品发黄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在硅胶制品出现发黄情况后,直接废弃,该方法将造成硅胶制品的浪费,并且增大了废料降解产业的工作量;另一种方法是在硅胶制品生产时在硅胶原料中添加抗黄性的硫化剂,该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硅胶制品发黄,但是该方法下生产出的硅胶制品由于含有硫化物,如果用作生产奶嘴等需要与人体接触的物品时,有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综上所述,目前市场上需要一种能够有效解决硅胶制品发黄、并且保证硅胶制品的使用安全性能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脱羟基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温脱羟基方法,其制备出的硅胶原料不含羟基,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选取硅胶颗粒为原料, 所述硅胶颗粒的平均粒度为75-150μm,
2)在加热管的头端设置洁净的热源;
3)在加热管的尾端设置加热管对应垂直连通的送料风管,加热管尾端的温度为700-900℃;
4)在加热管的尾端设置于送料风管相对应的出料回收箱;
5)原料通过送料风管穿过加热管,利用热源尾端的高温去除原料中的羟基,且原料穿过外围区的速度为0.4-1.2m/s;
6)最后通过出料回收箱对原料进行回收。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为射频等离子炬,热源为射频等离子炬内的射频等离子体火焰;
优选的,所述射频等离子炬的功率为40-90KW;
优选的,所述送料风管的送料速率为30-120g/min;
优选的,所述供料吹风装置包含供料箱、送料管和出料管,供料箱设有进料口、进风口和出料口,且进料口、进风口和出料口均设有控制阀,进料口通过送料管与原料罐对应连接,进风口通过送风管与风机对应连接,出料口通过出料管与加热管的关闭对应密封连通后,为送料风道提供原料和风力;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的管壁贯穿设有开口槽,开口槽的开口朝向加热管的尾端,送料风管对应配合穿过该开口槽,且位于加热管内的送料风管管身设有加热口;
优选的,所述送料风管通过波纹软管与出料回收箱对应连通;
优选的,所述出料回收箱的内腔通过透气板分隔为上下两层,上层用于原料的收集,下层用于气体的回收和排放;
优选的,所述出料回收箱的内腔下层设有至少一层活性炭过滤层;
优选的,所述透气板倾斜设置,且出料回收箱对应透气板的低端处设有出料通道。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高温脱羟基方法,通过送料风管能够带着原料迅速穿过加热管,利用加热管尾端的热源余温将原料中羟基去除,从而使利用本原料制成的硅胶制品不会出现变黄的情况;另外,通过供料吹风装置能够同时向送料风道提供风力和原料,并且出料回收箱能够将原料收集并且排出多余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能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能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08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