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土木工程建筑的环保型混凝土加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1739.2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0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哲;张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8C5/16 | 分类号: | B28C5/16;B28C5/08;B28C7/12;B28C7/06;B28C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6 | 代理人: | 吴小传 |
地址: | 457000 河南省濮***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土木工程 建筑 环保 混凝土 加工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土木工程建筑的环保型混凝土加工设备,包括,包括废料预处理装置、混凝土加工装置、第一送料装置和第二送料装置;其中废料预处理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混凝土加工装置包括设置在废料预处理装置一侧的外搅拌筒,外搅拌筒内部设置有内搅拌筒,外搅拌筒和内搅拌筒的上下两端均密封且外搅拌筒和内搅拌筒之间形成环型通道,外搅拌筒的顶部中间设置有连接水管,连接水管靠向外侧的一端与自来水管连接,连接水管的另一端穿过外搅拌筒和内搅拌筒上侧壁后连接有三通,三通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有倒L型的引水管,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环保型混凝土加工设备在工作是容易产生大量粉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土木工程建筑的环保型混凝土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环保混凝土是利用炼钢厂排出的废渣钢渣、发电厂排出的粉煤灰,与水泥进行合理配比搅拌而成的混凝土,现已在混凝土路面,便道砖、道牙砖、混凝土管道和普通建筑用砖中投入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环保型混凝土在加工时需要通过加工设备进行充分搅拌。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加工设备在使用时先将混凝土加入设备中,然后再加入水进行搅拌,从而导致水不能与混凝土配料充分接触,这样往往导致混凝土搅拌效果不好,影响使用效果,同时这样的加工设备在搅拌过程中会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土木工程建筑的环保型混凝土加工设备,解决了现有的环保型混凝土加工设备搅拌不均匀且容易产生粉尘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土木工程建筑的环保型混凝土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废料预处理装置,设置在底座上,废料预处理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
混凝土加工装置,包括设置在废料预处理装置一侧的外搅拌筒,外搅拌筒内部设置有内搅拌筒,外搅拌筒和内搅拌筒的上下两端均密封且外搅拌筒和内搅拌筒之间形成环型通道,外搅拌筒的顶部中间设置有连接水管,连接水管靠向外侧的一端与自来水管连接,连接水管的另一端穿过外搅拌筒的上侧壁后连接有三通,三通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有倒L型的引水管,引水管的另一端均密封,引水管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喷水嘴,喷水嘴的喷水口穿过内搅拌筒的侧壁后深入内搅拌筒内部,外搅拌筒和内搅拌筒上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入料口和第二入料口,第一入料口和第二入料口分别位于连接水管的两侧,内搅拌筒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
第一送料装置,其两端分别与第一出料口和第一入料口连通;
第二送料装置,其一端与第二入料口连通,所述第二送料装置上还设置有加料漏斗。
混凝土加工装置安装在地面上且第一入料口的高度低于第一出料口,第一送料装置倾斜安装在第一出料口和第一入料口之间。
连接水管上位于外侧的一端上还设置有阀门。
外搅拌筒和内搅拌筒的侧壁上还对应设置有出料机构,出料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外搅拌筒侧壁上的外开口以及设置在搅拌筒侧壁上的内开口,内开口的两内侧面上均设置有凹槽,每个凹槽内均安装有弹簧,凹槽内均通过弹簧安装有密封挡盖,外开口处还设置有有连通筒体,连通筒体沿外开口向内滑动,连通筒体上位于外搅拌筒的端部两侧设有推动板,推动板与外开口内部两侧设有的安装腔中设有的推动电缸固定连接;推动电缸推动连通筒体向内侧滑动并使连接筒体进入到两个密封挡盖对接后设有的导向口中,最后在连接筒体的作用下两个密封挡盖分开,此时外开口和内开口连通。
第一送料装置包括第一运输筒体,第一运输筒体的上端与第一出料口连通,第一运输筒体的下端与第一入料口连通,第一运输筒体内部沿着第一运输筒体的延伸方向设置有第一运输转轴,第一运输筒体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镂空的圆形固定板,第一运输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圆形固定板转动连接,第一运输筒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第一运输筒体的侧壁后连接有第一锥齿轮,运输转轴上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17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盆栽自动补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纤准直器阵列对准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