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药膏摩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2070.9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4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星贺;邰先桃;张授尧;施英华;宋咏丽;王愿望;王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752 | 分类号: | A61K36/752;A61K9/06;A61K47/06;A61P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6505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小儿 厌食症 药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药膏摩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人参2‑4份、党参6‑8份、白术6‑8份、茯苓6‑8份、炙甘草6‑8份、陈皮12‑16份、大枣6‑8份、医用黄凡士林10‑12份、硬脂酸9‑11份、羊毛脂2‑2.6份、单硬脂酸甘油酯5.5‑6.5份、甘油15‑17份,吐温802.5‑3.5份、水50‑55份、氮酮1.5‑3.5份、山梨酸钾0.05‑0.1份。本发明中药膏摩剂能有效的促进消化吸收,无任何副作用,且成本较低,适合广大消费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药膏摩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厌食症是儿童常见的疾病,多发于1~6岁儿童。厌食症小儿较长时间食欲缺乏或食欲减退,见食不贪,甚至拒食,是儿童摄食行为异常的一种疾病。厌食情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可导致儿童营养不良,体质量减轻,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易患各种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是目前常见的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疾病。
外周和(或)中枢脑肠肽如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OT)等分泌紊乱可影响食欲中枢功能活动,进而影响摄食行为,是小儿厌食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一般认为摄食行为受摄食中枢与饱食中枢所控制,而这两种中枢在解剖上和功能上都关系密切,可把它视为一个功能单位,通过摄食系统与饱食系统来控制启动摄食及终止摄食。下丘脑是调控摄食行为的基本部位,其腹内侧核(ventromedialhypothalamusnucleus,VMH)作为饱食中枢来抑制进食;室旁核(paraventriculanucleus,PVN)通过整合与摄食有关的神经与激素信号间的关系来调节食欲;外侧区(lateralhypothalamu,LH)则作为摄食中枢来促进进食。它们共同合作、互相影响,形成了一个复杂的“食欲调节网络”(appetiteregulatenetwor,ARN),其中多种食欲促进因子(如GAS、MOT)、食欲抑制因子起重要的。
厌食症患儿治疗前GAS、MOT、NPY明显低于正常小儿,表明厌食症患儿存在胃肠激素的改变。胃泌素是由分布在胃窦和十二指肠的G细胞分泌的,另外,人胰岛的D细胞也可分泌。胃泌素具有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使胃窦和幽门括约肌收缩、帮助消化、延缓胃排空的作用,还具有促进黏膜生长的作用,即营养作用。胃动素是调节胃肠蠕动的胃肠激素,胃动素越高,胃肠蠕动越快,胃排空越快。
现代医学认为,厌食症是由喂养不当、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精神因素、气候因素、微量元素缺乏等多种原因致使食欲中枢由兴奋转为抑制,胃肠功能疲劳,胃肠蠕动减慢、排空延迟,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降低所致故治疗上多应用胃蛋白酶合剂等助消化药,吗丁啉等胃动力药、补充微量元素、激素等治疗方法。
中医学则认为,本病多为喂养不当,损伤脾胃,或他病及脾,脾胃功能失调,导致胃不思纳而成。由于小儿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故以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最为多见。脾虚患者脾失健运机制与胃肠激素水平有关,一些中药如会影响胃肠激素的分泌和释放,进而调节胃肠功能乃至全身的机能状态,从而治疗厌食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药膏摩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膏摩剂能有效的促进消化吸收,无任何副作用,且成本较低,适合广大消费者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中药膏摩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
人参2-4份、党参6-8份、白术6-8份、茯苓6-8份、炙甘草6-8份、陈皮12-16份、大枣6-8份、医用黄凡士林10-12份、硬脂酸9-11份、羊毛脂2-2.6份、单硬脂酸甘油酯5.5-6.5份、甘油15-17份,吐温802.5-3.5份、水50-55份、氮酮1.5-3.5份、山梨酸钾0.05-0.1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医药大学,未经云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20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亚氧化钛DSA阳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进入自动锁定的公共厕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