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处理臭气单元的高浓废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2392.3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4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宾;李志强;郭风龙;申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易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B01D47/06;B01D53/04 |
代理公司: | 郑州芝麻绘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1 | 代理人: | 李玲玲 |
地址: | 475000 河南省开封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处理 臭气 单元 废水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处理臭气单元的高浓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均质罐和臭气处理单元;均质罐:其右侧出水口处通过第一管道与沉淀池的内部连通,沉淀池右端的出水口处通过第二管道与消毒池的内部连通,消毒池右端的出水口处通过第三管道与过滤池的内部连通,均质罐的内部设置有匀质组件;臭气处理单元:位于均质罐的后端,臭气处理单元通过管道与均质罐上端的出气口连通,臭气处理单元的内部设置有吸附组件;其中:还包括臭氧发生器,该具有处理臭气单元的高浓废水处理系统,可以对污水中的臭气进行分解,臭气分解更加彻底,可以更加充分的对臭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处理臭气单元的高浓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生活废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又因为技术落后、资金短缺、治理难度较大,一直影响着城市环境及其建设,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那么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用水量的不断增加,污染将会更加的严重,影响也会更加的恶劣,如果我们往前看,为了经济利益,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将废水看作是一种原料,清洁的水变得越来越稀少,因此应该对废水进行处理并回用,废水中丰富的营养物,如氮和磷,在某些处理过程中被回收并用于种植农作物,为了实现可持续的未来,我们必须越来越多地使用这种方法,致力于提高废水中的能量利用率,废水的废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而高浓度废水在处理时,通常会产生大量的臭气,如果不对臭气进行处理,则会对周边的空气造成污染,但现有的污水处理中大多不具备专门的臭气处理单元,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处理臭气单元的高浓废水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处理臭气单元的高浓废水处理系统,可以对污水中的臭气进行分解,臭气分解更加彻底,可以更加充分的对臭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还方便对沉淀池的内部进行清理,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处理臭气单元的高浓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均质罐和臭气处理单元;
均质罐:其右侧出水口处通过第一管道与沉淀池的内部连通,沉淀池右端的出水口处通过第二管道与消毒池的内部连通,消毒池右端的出水口处通过第三管道与过滤池的内部连通,均质罐的内部设置有匀质组件;
臭气处理单元:位于均质罐的后端,臭气处理单元通过管道与均质罐上端的出气口连通,臭气处理单元的内部设置有吸附组件;
其中:还包括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位于均质罐的前端,臭氧发生器的工作端位于均质罐的内部底面,臭氧发生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可以对污水中的臭气进行分解,臭气分解更加彻底,可以更加充分的对臭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还方便对沉淀池的内部进行清理。
进一步的,所述臭气处理单元包括引风机、喷淋塔和吸附塔,所述引风机的位于均质罐的后端,引风机的进风端通过第一风管与均质罐上端的出气口连通,引风机的出风端通过第二风管与喷淋塔的进气口连通,喷淋塔的出气孔通过第三风管与吸附塔的进气口连通,吸附塔的内部设置有吸附组件,引风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方便对污水中的臭气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匀质组件包括转筒、转轴、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所述转筒转动连接于均质罐上端中心处的通孔内部,转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转筒的上端均匀设置有第一搅拌杆,转轴的下端均匀设置有第二搅拌杆,使臭气分解更加彻底。
进一步的,所述转筒和转轴的上端均设置有齿轮盘,均质罐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端头设置的齿轮分别与两个齿轮盘啮合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为匀质提供驱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易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易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23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氮硫共掺杂碳纤维接枝聚吡咯制备方法及用途
- 下一篇:一种智能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