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模态网元代理的信令接入实现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2464.4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2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新;季新生;王凯;李星;朱宇航;汤红波;李海涛;潘菲;王庚润;李英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67/146 | 分类号: | H04L67/146;H04L67/566;H04L69/16;H04W12/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周艳巧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模态网元 代理 接入 实现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多模态网元代理的信令接入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内容:
根据业务交互动态部署多模态网元代理模块,将其部署于网间和/或网元间,并生成用于信令流处理的多模态代理匹配数据库,其中,多模态网元代理模块至少包含网络仓储代理、服务发现代理、服务请求代理和服务响应代理;
利用网间和/或网元间的多模态网元代理模块对相应类型网元进行代理来实时获取并处理待处理信令流,以用于网间和/或网元间信令检测防护的信令引流接入;
多模态网元代理模块部署于网间时,首先为当前网络的网络仓储代理hNRF,然后根据业务交互动态代理对应功能类型网元来获取并处理网间信令流;多模网络代理模块部署于网元间时,首先为网内网络仓储代理vNRF,然后根据接入网元或业务交互动态代理对应功能类型网元来获取并处理网元间信令流;
实时处理并获取待处理信令流,依据信令服务类型在服务发现和/或服务请求和/或服务响应阶段对相应功能类型网元进行代理,通过修改相应地址端口号获取接入设备地址,以将信令流发送至对应网元实体;
待处理信令流服务类型为服务过程时,根据信令流中服务标识查询服务IP/Port和请求IP/Port,通过判断当前信令流源地址是否与服务IP/Port或请求IP/Port一致来设置多模态网元代理模块模态并修改当前信令流目的地址,将当前信令流的TCP/IP层的源地址修改为接入设备地址,将信令流发送至目的地址所在虚拟化网元实体;
若当前信令流源地址与服务IP/Port一致,则多模态网元代理模块设置模态为服务响应代理,并修改当前信令流目的地址为请求IP/Port;若当前信令流源地址与请求IP/Port一致,则多模态网元代理模块模态设置为服务请求代理,修改当前信令流目的地址为服务IP/Port;
待处理信令流服务类型为服务发现过程时,则多模态网元代理模块设置模态为服务发现代理,并依据当前服务发现信令消息的请求或响应类型进行处理;
若当前服务发现信令消息为请求类型时,将源IP和端口号及请求URI存储在多模态代理匹配数据库的请求IP、请求Port和请求URI中;然后,修改TCP/IP层源地址端口为信令接入装置地址端口号,目的地址端口为网络仓储代理vNRF,并在URI中修改相关地址为接入装置地址端口号,保存到转发URI中;若为响应类型时,则提取消息内容中服务标识、地址和端口号,记录到与请求URI相对应列中,修改服务地址和端口号为信令接入地址端口号,TCP/IP层源地址端口修改为信令接入地址端口号,目的地址和端口修改为对应请求IP和请求Port,将当前URI修改为请求URI,并转发至请求网元。
2.一种基于多模态网元代理的信令接入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实现,包含:部署模块和引流模块,其中,
部署模块,用于根据业务交互动态部署多模态网元代理模块,将其部署于网间和/或网元间,并生成用于信令流处理的多模态代理匹配数据库,其中,多模态网元代理模块至少包含网络仓储代理、服务发现代理、服务请求代理和服务响应代理;
引流模块,用于利用网间和/或网元间的多模态网元代理模块对相应类型网元进行代理来实时获取并处理待处理信令流,以用于网间和/或网元间信令检测防护的信令引流接入。
3.一种服务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4.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被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24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