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压转换电路以及一种非隔离电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2877.2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4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松;杨帆;唐彬凇;肖逸凡;易扬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芯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6 | 分类号: | H02M3/156;H02M1/08;H02M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吴敏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 转换 电路 以及 隔离 电源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压转换电路和一种非隔离电源系统。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开关电源芯片,所述开关电源芯片包括功率MOS管以及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适于驱动所述功率MOS管工作;还包括:驱动电路供电单元,包括升压单元,当所述升压单元输出的电压尚未达到所述驱动电路的工作电压时,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内部电源向所述驱动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当所述升压单元输出的电压达到所述驱动电路的工作电压时,所述升压单元输出的电压作为所述驱动电路的工作电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压转换电路以及一种非隔离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开关电源被誉为高效节能电源,它代表着稳压电源的发展方向,现已成为稳压电源的主流产品,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了电力、通信、交通以及工业控制等领域中。近几年来,随着电子电力技术和工业制造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开关电源系统陆续出现,使用者的技术选择空间大幅拓宽。
现阶段,对于传统的非隔离电源系统而言,增大输出功率首先要采用更大的功率MOS管,而芯片内部电压不足是限制驱动的主要因素。传统提升芯片内部电源电压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采用传统的自供电结构,芯片内部电源由芯片高压输入端产生,从而驱动功率MOS管;而另一种则是使输出电压经过一个线圈匝数比为1:N的绕组,从而得到一个更高的电压反馈至芯片内部以驱动功率MOS管。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种自供电结构的效率比较低,系统损耗比较大;而第二种方式在整个系统中增加了一个绕组,系统相对比较复杂,结构不够精简,系统装配成本相对较高。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电压转换电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为:对于非隔离电源系统,提供一种新的电压转换电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工作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开关电源芯片,所述开关电源芯片包括功率MOS管以及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适于驱动所述功率MOS管工作;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还包括:驱动电路供电单元,包括升压单元,当所述升压单元输出的电压尚未达到所述驱动电路的工作电压时,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内部电源向所述驱动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当所述升压单元输出的电压达到所述驱动电路的工作电压时,所述升压单元输出的电压作为所述驱动电路的工作电压。
可选地,所述开关电源芯片还包括:芯片电源脚、芯片地脚以及芯片辅助电源脚。
可选地,所述驱动电路供电单元还包括缓冲单元,所述缓冲单元的输入端耦接至所述芯片电源脚,所述缓冲单元的输出端耦接至所述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以及所述芯片辅助电源脚;当所述升压单元输出的电压尚未达到所述驱动电路的工作电压时,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内部电源通过所述缓冲单元向所述驱动电路提供工作电压。
可选地,所述升压单元的输入端耦接至所述芯片电源脚,所述升压单元的输出端耦接至所述芯片辅助电源脚以及所述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
可选地,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还包括:辅助电源电容,所述辅助电源电容的负极耦接至所述芯片电源脚或者所述芯片地脚,所述辅助电源电容的正极耦接至所述芯片辅助电源脚;所述辅助电源电容适于存储所述芯片辅助电源脚上产生的电荷。
可选地,所述辅助电源电容集成于所述开关电源芯片内部或者设置在所述开关电源芯片外部。
可选地,所述开关电源芯片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电源端耦接至所述芯片电源脚,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耦接至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适于为所述驱动电路提供第一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开关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缓冲单元包括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芯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芯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28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