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维面内异质CuS/CuO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3538.6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8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高山;杨朋鑫;赵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04 | 分类号: | B01J27/04;C07C29/159;C07C31/08 |
代理公司: | 合肥信诚兆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9 | 代理人: | 崇鑫 |
地址: | 23003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维 面内异质 cus cuo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面内异质CuS/CuO。本发明公开了上述二维面内异质CuS/CuO的制备方法,利用简单的部分硫化方法,成功合成出了CuO与CuS的二维超薄异质结材料。本发明所得二维面内异质CuS/CuO的粒径为100nm×50nm,放大原料用量可实现大量合成,同时二维面内异质CuS/CuO较CuO有更好的光吸收能力及导电性,能够提升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能力,进而达到提升光催化还原COsubgt;2/subgt;能力的作用。二维面内异质CuS/CuO光催化还原COsubgt;2/subgt;制备乙醇时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产率可达270μmol/(g·h),在全光谱下能够长时间稳定维持产率为250μmol/(g·h)。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维面内异质CuS/CuO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化石能源日渐短缺的今天,探索新型清洁能源及其制备方法将是必然趋势。CO2不仅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同时也是可以进行再利用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众多科学研究表明:CO2可以转化为甲醇、乙烯、乙醇、一氧化碳和甲烷等可作为燃料的有价值的产品。将CO2催化还原为清洁的能源,不仅可以缓解能源短缺的问题,还可以减轻危害地球生态环境的“温室效应”。因此,催化还原CO2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光能作为一种清洁且可再生资源被广泛关注,因此光催化还原CO2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但是也面临着催化效率低,催化剂制备成本高等问题。目前在光催化还原CO2领域,半导体光催化剂因其特殊的能带结构及低廉的价格被广泛研究。
CuO类光催化剂也因其价格低廉,在可见光区域的良好吸收性能以及其对于CO2还原产物的多选择性而受到了许多关注,并被视为很有潜力的光催化剂之一。但是单一的CuO催化剂由于其对于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低,无法有效的利用光生电子和空穴而在此领域的应用中受到限制。所以各类氧化铜的复合光催化材料(CuO-金属、CuO-半导体、CuO-MOFs)等也渐渐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之中,但大多数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复杂,无法实现大量合成并且在性能上并未达到很大突破,在生产成本、环境友好等方面都受到了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二维面内异质CuS/CuO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所得二维面内异质CuS/CuO作为催化剂进行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可以在宽光谱范围内以270μmol/(g·h)的高产率将二氧化碳还原为高附加值的乙醇,较当前CuO类复合材料光催化剂还原二氧化碳为乙醇的性能(50μmol/(g·h))有很大提升。
一种二维面内异质CuS/CuO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醋酸铜溶解在水中,滴加正丙胺,25-35℃搅拌反应25-35min,然后升温至100-150℃搅拌反应5-10h,得到黑褐色粉末状的前驱体;
步骤2、将前驱体加入水中分散均匀,再滴加硫化剂,25-35℃搅拌反应10-200s,得到二维面内异质CuS/CuO。
本发明利用回流法制备前驱体CuO纳米片,再利用简单的部分硫化法对前驱体进行硫化制备二维面内异质CuS/CuO光催化材料。部分硫化得到的二维面内异质CuS/CuO较CuO前驱体而言,其光吸收范围扩宽至红外区,同时可以构建内建电场促进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进而使光催化性能有很大提升。该催化剂被应用于光催化还原CO2,能够在宽光谱下将CO2还原为高附加值的产物C2H5O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35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