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束纤维螺旋缠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3544.1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6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梁建国;赵晓冬;张志雄;江连运;张奇;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53/58 | 分类号: | B29C53/58;B29C53/80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杨凯;连慧敏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螺旋 缠绕 设备 | ||
1.一种多束纤维螺旋缠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多束导丝头自转部分(2)、多束导丝头径向伸缩部分(3),所述多束导丝头自转部分(2)与多束导丝头径向伸缩部分(3)均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多束导丝头自转部分(2)与多束导丝头径向伸缩部分(3)连接;
所述多束导丝头径向伸缩部分(3)包括驱动部件二(301)、齿轮三(302)、外圈大齿轮二(303)、内支撑环二(304)、内圈大齿轮二(305)、齿轮四(306)、轴二(307)、齿轮五(308)、齿条(309)、拨叉(310),所述驱动部件二(301)的输出轴与齿轮三(302)连接,所述齿轮三(302)与外圈大齿轮二(303)啮合,所述外圈大齿轮二(303)与内支撑环二(304)连接,所述内支撑环二(304)与机架(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所述外圈大齿轮二(303)与内圈大齿轮二(305)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所述内圈大齿轮二(305)与齿轮四(306)啮合,所述齿轮四(306)与轴二(307)连接,所述轴二(307)与齿轮五(308)连接,所述齿轮五(308)与齿条(309)啮合,所述齿条(309)的一端安装在机架(1)的滑道内,所述齿条(309)的另一端安装有拨叉(310);
所述多束导丝头自转部分(2)包括驱动部件一(201)、齿轮一(202)、外圈大齿轮一(203)、内支撑环一(204)、内圈大齿轮一(205)、齿轮二(206)、轴一(207)、蜗轮一(208)、导丝头(209)、卡箍(210),所述驱动部件一(201)安装在机架(1)内,所述驱动部件一(201)的输出轴与齿轮一(202)通过键与键槽的方式连接,所述齿轮一(202)与外圈大齿轮一(203)外啮合,所述外圈大齿轮一(203)与内支撑环一(204)连接,所述内支撑环一(204)与机架(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所述外圈大齿轮一(203)与内圈大齿轮一(205)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所述内圈大齿轮一(205)与齿轮二(206)啮合,所述齿轮二(206)与轴一(207)通过键与键槽的方式连接,所述轴一(207)一端加工为蜗杆,所述轴一(207)的蜗杆与蜗轮一(208)啮合,所述蜗轮一(208)与导丝头(209)通过花键连接,所述导丝头(209)末端安装有卡箍(210);
所述多束导丝头自转部分(2)与多束导丝头径向伸缩部分(3)的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多束导丝头径向伸缩部分(3)的拨叉(310)与多束导丝头自转部分(2)的卡箍(2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束纤维螺旋缠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头(209)绕轴三(A)呈圆周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束纤维螺旋缠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大齿轮二(303)与内支撑环二(304)同轴心安装,所述外圈大齿轮一(203)与内支撑环一(204)同轴心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束纤维螺旋缠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二(301)的输出轴与齿轮三(302)通过键与键槽的方式连接,所述齿轮四(306)与轴二(307)通过键与键槽的方式连接,所述轴二(307)与齿轮五(308)通过键与键槽的方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354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纤维螺旋缠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束纤维螺旋缠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