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腹膜透析外管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3775.2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1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驰;葛唱;王军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驰 |
主分类号: | A61M1/28 | 分类号: | A61M1/28;A61M25/02;A61M35/00 |
代理公司: | 山东诺诚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9 | 代理人: | 邓鸣 |
地址: | 223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膜 透析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腹膜透析外管固定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透析外管固定装置使用时,固定装置与腹部的接触面积较小,通过棉棒涂抹比较费时费力的问题,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两侧设有通风槽以及按摩块,且主体的后侧安装有调节扣,并且主体的前侧安装有活动件,主体顶部的滑槽的顶部设有锯齿状结构;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内的滑板安装在横槽的内部,且活动件内的内槽的内部安装有夹持件以及涂抹件;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内的四处滑块通过弹簧安装在内槽的内部;涂抹件,所述涂抹件内的载板安装在内板的侧面。压板推动药物涂抹在皮肤与外管发炎的部位,使药物直接接触发炎的部位,载板侧面的开孔使药物涂抹的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腹膜透析外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腹膜透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把灌入腹腔的透析液与血液分开,腹膜有半透膜性质,浸泡在透析液中的腹膜毛细血管腔内的血液与透析液进行广泛的物质交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和毒物的作用,腹膜透析导管是腹膜透析患者治疗的生命线。
例如申请号:CN201811397050.2中涉及一种带有监测报警功能的腹膜透析管固定装置,包括腹部固定部和透析管固定部,所述透析管固定部固定安装在所述腹部固定部的前部。本发明,其便于穿戴,便于使用,干净卫生,拆装腹膜透析管比较顺利和方便,具有监测报警的功能,可实时监测腹膜透析管内部的透析液是否存在气泡或者是否有透析液,在监测到腹膜透析管内部的透析液是存在气泡或者是没有透析液时,超声波气泡检测传感器将此情况以信号的形式上传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收到的信号转换成指令控制蜂鸣器进行报警工作,通过报警声通知医护人员及时处理查看腹膜透析的进展情况,以保证患者能够安全的进行腹膜透析治疗。
基于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的透析外管固定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外管与皮肤接触的地方需要涂抹药品进行消炎,固定装置与腹部的接触面积较小,通过棉棒涂抹比较费时费力,且药品涂抹的不均匀,患者在行走的时候,身体与固定装置无法实时的同步移动容易拉扯透析外管,引起患者的不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腹膜透析外管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透析外管固定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外管与皮肤接触的地方需要涂抹药品进行消炎,固定装置与腹部的接触面积较小,通过棉棒涂抹比较费时费力,且药品涂抹的不均匀,患者在行走的时候,身体与固定装置无法实时的同步移动容易拉扯透析外管,引起患者的不适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腹膜透析外管固定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腹膜透析外管固定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两侧设有通风槽以及按摩块,且主体的后侧安装有调节扣,并且主体的前侧安装有活动件,主体顶部的滑槽的顶部设有锯齿状结构;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内的滑板安装在横槽的内部,且活动件内的内槽的内部安装有夹持件以及涂抹件;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内的四处滑块通过弹簧安装在内槽的内部;涂抹件,所述涂抹件内的载板安装在内板的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涂抹件包括:载板,载板的后侧为弧形结构,且载板的后侧设有倾斜状的开孔,并且载板的顶部设有开孔;内腔,内腔为环形结构,且内腔设在载板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件包括:滑板,滑板的两端设有凸块,且滑板两端的凸块滑动安装在滑槽的内部,并且滑板的后侧为弧形结构;内槽,内槽为矩形结构,且内槽贯穿于滑板的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涂抹件还包括:顶板,顶板为半圆形结构,且顶板的侧面设有定位杆,并且顶板通过转轴安装在支撑板的外端顶部;横板,横板的侧面安装有挡板,且横板侧面的挡板滑动安装在载板顶部的开孔顶部,横板的两侧设有开孔,且横板两侧的开孔内安装有顶板侧面的定位杆,横板通过弹簧与顶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包括:内板,内板为矩形结构,且内板的外侧设有外槽;外槽,外槽为T字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驰,未经张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3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