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白车身的钣金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4079.3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8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唐竞;雷玉霞;廖勇;孙光辉;陈文刚;宁子允;唐家亮;覃存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62D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宋亚楠 |
地址: | 545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身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精密钣金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白车身的钣金结构,包括第一钣金件和第二钣金件,第一钣金件包括第一搭接板和第一竖直板,第二钣金件包括第二搭接板、第二竖直板以及连接面。第二搭接板包括搭接部。第二竖直板与第一竖直板之间不直接连接而通过连接面和圆弧部连接,第二竖直板与连接面之间通过圆弧部过渡连接,可以通过连接面和圆弧部的拉伸成型填补生产过程中第二竖直板与第一竖直板之间出现的漏缝。搭接部一端凸出第二竖直板所在平面,可以通过过渡段的拉伸成型填补第一搭接板、第二搭接板和连接面之间的漏缝。综上,该钣金结构可以确保第一钣金件和第二钣金件连接处的气密性和水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钣金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白车身的钣金结构。
在汽车生产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整车的可靠性,在白车身阶段就要满足汽车的气密性、水密性、NVH、强度、刚度以及工艺性能要求。现行的白车身的生产过程中,多个钣金件搭接的位置通常采用自然倒角成型,容易出现漏缝导致车身的气密性和水密性降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确保两个钣金件连接处的气密性和水密性的用于白车身的钣金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白车身的钣金结构,包括第一钣金件和第二钣金件,所述第一钣金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搭接板和竖直设置的第一竖直板,所述第二钣金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搭接板、竖直设置的第二竖直板以及与所述第二竖直板相接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第二竖直板通过圆弧部过渡连接,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第一竖直板平行并贴合固定;
所述第二搭接板包括伸出所述第一竖直板所在平面的搭接部,所述搭接部搭接于所述第一搭接板的上表面;
所述搭接部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二竖直板所在平面,所述连接面的侧面与所述搭接部凸出所述第二竖直板的一端面通过过渡段平滑过渡连接。
可选的,所述过渡段的横截面呈圆弧形,所述过渡段的半径为3-10mm。
可选的,所述搭接部一端凸出所述第二竖直板的距离为2-8mm。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上文所述的白车身的钣金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取料:选取制造所述第二钣金件的材料,该材料包括所述第二搭接板、所述第二竖直板和补充板料,所述补充板料与所述第二搭接板和所述第二竖直板均相接;
②、拉伸:将材料拉伸出所述第二搭接板、所述第二竖直板和所述圆弧部的一部分;所述补充板料拉伸为工艺补充面;所述工艺补充面的一部分在后工序逐步形成搭接部211、连接面23、圆弧部24的剩余部分,另一部分用于整形形成过渡段25;
③、粗修:将材料的端头和边角料进行初步修剪,将所述工艺补充面的一部分剪裁为所述搭接部,另一部分初步剪裁所述连接面和所述过渡段;
④、一次整形:将带有刀具倒角的刀具与所述工艺补充面相接,将所述工艺补充面的一部分整形为所述第二钣金件的成品中的所述搭接部、所述连接面和所述圆弧部的剩余部分,另一部分整形成所述过渡段的近似形状;
⑤、二次整形:取出所述刀具,将所述工艺补充面整形为所述过渡段;
⑥、精修:根据所述第二钣金件的实际尺寸要求,进行修边。
可选的,所述工艺补充面与所述搭接部所在平面的高度差小于或等于5mm。
可选的,刀具倒角的半径为15-25mm。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40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