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吲哚青绿复合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4291.X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6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叶瑞绒;蒋宁;李蓉涛;刘丹;陈宣钦;李洪梅;卢俊健;马秀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7/42;A61K47/02;A61K41/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人从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204 | 代理人: | 沈艳尼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吲哚 青绿 复合 纳米 粒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吲哚青绿复合纳米粒子,其简写为ICG@BSA@MnO2。
2.权利要求1所述吲哚青绿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在避光、搅拌条件下,将牛血清白蛋白380mg溶解在水中,然后加入5-6mg的ICG,反应2h后,将2-3mL的MnCl2溶液滴加到上述溶液中,调节溶液pH值到10-11,继续避光搅拌反应2h,用超滤杯对最终溶液进行超滤,得到ICG@BSA@MnO2纳米粒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吲哚青绿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转速为500-700rad/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吲哚青绿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MnCl2溶液的浓度为13mg/m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吲哚青绿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pH值采用的是浓度为1-2m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吲哚青绿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超滤采用的氮气压力在0.2MPa以下。
7.权利要求1所述吲哚青绿复合纳米粒子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42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损的避雷器温升测量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体化耐盐微生物处理环保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