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中现浇梁支架采用贯穿式钢管桩基础的安装拆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4303.9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3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瑞;杨龙;蒋其广;周艳;朱永军;朱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成瑞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24/00;E02D7/00;E02D5/28;E02D9/02 |
代理公司: | 淮安菁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8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223002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中 现浇梁 支架 采用 贯穿 钢管 桩基础 安装 拆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水中现浇梁支架采用贯穿式钢管桩基础的安装拆除方法,考虑科学合理的预应力梁的预应力筋多布置在腹板及腹板附近顶、底板中,在不破坏梁体内预应力筋产生的力学效应,又能在后期将非预应力筋恢复,将钢管桩沿无预应力筋通过的现浇梁纵轴线及翼板外侧附近空间布置,支架拆除后,在桥面上采用吊车配合震动锤将桥位下钢管桩从预留拔桩孔逐一拔出,翼板外侧的钢管桩直接拔出;待钢管桩拆除后,将预留孔处钢筋整平,再进行绑扎、焊接,然后用和梁体同标号微膨胀混凝土进行补齐。该发明经多次实践证明,钢管桩拆除效率高,费用低、工时短、成功率可达到100%,安全可靠易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水利、港口、码头、航道等工程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在水中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或板时,为搭建水中现浇梁板支架承重结构,并将荷载传递到河床以下一定深度的土体中,采用的贯穿式钢管桩基础的安装拆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经济建设迅速发展,交通、水利、码头、港航等水中现浇混凝土工程越来越多地采用钢管桩基础支架措施。钢管桩基础应用不当,不但影响到工程成本的投入,还会影响到现浇梁(板)及支架体系自身安全与稳定。
目前水中桥梁现浇梁(板),人们常利用钢管桩作为支架平台基础。前期由于不受高度空间约束,施工速度快。但当桥梁现浇梁(板)施工完成后,支架平台及钢管桩必然会置于桥梁下方,一般采用拔桩船拔除。此时由于桥下净空低,操作空间小,导致钢管桩拔出困难,特别位置如桥墩岸边的钢管桩拔除还需特制装备作业,工时长,费用高。而且空间受限有些钢管桩需切割分断拔除,下次再用时重新焊接,不仅增加拆装费用,延长工期,而且多次焊接的钢管桩承重强度也受影响。我们考虑科学合理的预应力梁(板)的预应力筋多布置在腹板及腹板附近顶、底板中,在不破坏梁体内预应力筋产生的力学效果,又能在后期将非预应力筋恢复,又考虑到振动锤工作时振动频率(15HZ以上)与混凝土桥梁自振频率(小于5HZ)相差较大,桥面拔桩不会引起共振而破坏桥梁自身结构。从而发明一种水中现浇梁支架采用贯穿式钢管桩基础的安装及拆除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水中现浇梁支架采用贯穿式钢管桩基础的安装拆除方法,多次实践证明,不破坏梁体内预应力筋产生的力学效果,拆除方法简单、快捷,提高时效,减少经济投入,容易被施工人员所掌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水中现浇梁支架采用贯穿式钢管桩基础的安装拆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中现浇梁支架基础钢管桩沿非预应力筋通过的现浇梁纵轴线及翼板外侧附近空间布置;钢管桩打设完成后,对于采用正支架施工现浇梁,在钢管桩顶面直接安装钢盖梁;若是反吊法支架施工,须将钢管桩接长,穿过现浇梁模板一定高度后再安装钢盖梁;
(2)对于采用正支架施工的现浇梁,在施工立模时,将各钢管桩正上方现浇梁位置预留拔桩孔;对于反吊法支架施工的现浇梁,在施工立模时,须将钢管桩与现浇梁模板交接处,安装隔离装置,隔离装置在拆模时一并拆除,钢筋安装时,要求预留拔桩孔周边伸出一定长度的钢筋,并将伸出的钢筋向上弯起;
(3)安装现浇梁钢管、碗扣、盘扣式等支架体系,准备现浇梁后序工作施工;
(4)支架拆除后,在桥面上采用吊车配合振动锤将钢管桩从桥面预留拔桩孔中逐一拔出;位于翼板外侧的钢管桩可直接拔出;
(5)钢管桩拆除后,将预留孔洞处钢筋整平,再进行绑扎、焊接,然后用和梁体同标号微膨胀混凝土进行补齐。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对于拱、梁组合桥,钢管桩须向上穿越拱板,施工立模时,须将钢管桩与拱板交接处,安装隔离装置,隔离装置在拆模时一并拆除,钢筋安装时,要求预留拔桩孔周边伸出一定长度的钢筋,并将伸出的钢筋向上弯起。桩梁之间采隔离装置分开,便于后期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成瑞,未经张成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43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液透析用抗凝剂注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喷码防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