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浮条件下测量金属熔滴转速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4433.2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3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芳;姜琦;漆鑫;严鹏;刘宇;杨睿潇;易兵;赵卫东;刘玳炜;潘哲儒;张培培;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3/68 | 分类号: | G01P3/68;G01N21/85;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昆明明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5 | 代理人: | 张云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浮 条件下 测量 金属 转速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浮条件下测量金属熔滴转速的装置及方法,属于转速测量技术领域。检查密闭悬浮仓的气密性,确认密闭后打开进气口,通入保护性气体,使悬浮仓内无空气存在;将悬浮材料输送至感应线圈的中心位置,打开高频电源系统后,悬浮材料悬浮并完全熔化。当悬浮熔滴稳定悬浮后,打开高速摄像仪捕捉悬浮熔滴稳定悬浮的影像,然后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系统,再经过后处理选取合适的照片,对照片中熔滴的尺寸进行测量,并将结果代入转速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悬浮熔滴的转速。本发明设计的金属熔滴旋转速度的方法,对金属熔滴悬浮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检测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进一步研究金属熔滴转速与元素成分分布及凝固组织之间的关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浮条件下测量金属熔滴转速的装置及方法,属于转速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悬浮条件下,液态金属熔滴的转速会直接影响熔滴的内部流场,从而影响其内部元素成分分布及凝固组织,最终决定金属材料的性能优异。
目前常用的转速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通过直接测量机械运动在规定时间内机械旋转的圈数,从而测得其转速;间接法是测量由于机械运动导致的其他因素的变化,通过其他因素与转速之间的相关性得到物体的转速。但是由于悬浮过程中金属熔滴处于密闭悬浮仓内,金属熔滴无法与检测仪器直接接触,所以间接法更适用测量金属熔滴的转速。根据文献调查可知,关于悬浮条件下金属熔滴转速测量的专利没有报道,现有的关于悬浮条件下金属熔滴的专利包括液态金属传热的计算方法(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8763688A)、液态金属三维温度场的测定装置及方法(中国专利,公告号:CN110243489B)及金属液滴快速凝固方法(中国专利,公布号:CN111230130A)等。
金属熔滴在悬浮精炼过程中存在不断旋转的现象,由于该现象对金属熔滴的元素成分分布及凝固组织有较大影响,所以很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以检测金属熔滴旋转速度的方法,有利于进一步研究金属熔滴转速与元素成分分布及凝固组织之间的关系。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浮条件下测量金属熔滴转速的装置及方法。本方法使用的高速摄像仪可以同时具有采集熔滴表面形貌变化的影像等功能,可实现一机多用,简化了检测设备的数量。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悬浮条件下测量金属熔滴转速的装置,包括电磁悬浮装置、高速摄像仪8和计算机系统9,电磁悬浮装置包括感应线圈1、密闭悬浮仓3、出气口4、进气口5和高频电源系统7,密闭悬浮仓3上部设有进气口5和下部设有出气口4,进气口5中通入保护性气体6,测量时,对透明密闭悬浮仓3中的悬浮熔滴2进行摄像,并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系统9。
所述透明密闭悬浮仓3为石英管。
一种悬浮条件下测量金属熔滴转速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检查密闭悬浮仓3的气密性,确认密闭后打开进气口5,通入保护性气体6的5min,使悬浮仓内无空气存在;
步骤2、将悬浮材料输送至感应线圈1的中心位置,打开高频电源系统7后,悬浮材料悬浮并完全熔化为悬浮熔滴2;
步骤3、当悬浮熔滴2稳定悬浮后,打开高速摄像仪8捕捉悬浮熔滴2稳定悬浮的影像,然后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系统9,具体计算过程为:
3.1、选取照片,对照片中熔滴的尺寸进行测量,通过测量结果结合公式Ⅰ求得熔滴旋转的角度的余弦值cos
公式Ⅰ,其中D——熔滴直径,mm;h——熔滴在主视图方向上移动的距离,mm;
3.2、通过步骤3.1得到的熔滴旋转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44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探测机器人
- 下一篇:分子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