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内注塑柔性定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5258.9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6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杨虎;严新华;侯春伟;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泛海统联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L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姜子朋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柔性 定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内注塑柔性定位装置,涉及机械加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该模内注塑柔性定位装置包括:定位驱动部,所述定位驱动部的截面呈等腰梯形;公模滑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公模滑块分别设置于所述定位驱动部两侧的倾斜面上;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定位驱动部上,以驱动所述定位驱动部移动;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公模滑块上;所述金属件通过所述金属件上的通孔套设于两个所述公模滑块之间;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定位驱动部移动时,两个所述公模滑块朝向所述定位驱动部的两侧移动并贴紧到所述通孔边缘上。本发明能够对金属件进行精确定位以避免产生毛边,以加快其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内注塑柔性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Type-C接头等链接器产品都采用了金属件加模内注塑包胶的工艺,以完成在金属件上封胶(参照图1和图2所示),该产品尺寸相对小,但是要求精度高,在对模内注塑时定位以及模具和铁件配合间隙产生的毛边管控极其严格。
现在模内注塑时采用金属内壁定位,尺寸分类后,金属件与模具单边定位间隙为0.005-0.01mm,金属件植入模具要求极高,容易产生铁件放置不到位而造成的模具压坏,另外,塑胶毛边返工采用刀片或激光切除,毛边位置大小不一致,容易造成切伤产品或切不干净等问题,从而导致全制程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内注塑柔性定位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内注塑柔性定位装置,用于对金属件定位,包括:
定位驱动部,所述定位驱动部的截面呈等腰梯形;
公模滑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公模滑块分别设置于所述定位驱动部两侧的倾斜面上;
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定位驱动部上,以驱动所述定位驱动部移动;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公模滑块上;
所述金属件通过所述金属件上的通孔套设于两个所述公模滑块之间;
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定位驱动部移动时,两个所述公模滑块朝向所述定位驱动部的两侧移动并贴紧到所述通孔边缘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内注塑柔性定位装置还包括:
母模滑块,所述母模滑块设置于定位驱动部上端部的两侧;
第二弹性件,一端相对固定,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母模滑块上;
在所述金属件套设于两个所述公模滑块与定位驱动部之间,并使所述公模滑块贴合于所述金属件的通孔边缘上时,所述母模滑块端部抵接于所述金属件的连接板上,且所述母模滑块的一侧贴合于所述金属件的固定杆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活动件,与所述定位驱动部连接,所述活动件上设置有楔形槽孔;
楔形件,配合连接于所述活动件的楔形槽孔上;
推动件,设置于所述楔形件的一侧,所述推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楔形件相互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动件为微型气缸、微型油缸或者微型电动推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公模滑块靠近所述活动件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平衡块,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平衡块上,所述第一平衡块与所述活动件之间具有间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的侧壁上设置有握持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泛海统联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泛海统联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52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