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型风管旋转式除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6648.8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4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董宁;彭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莱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3/16;F24F13/02;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型 风管 旋转 除湿 装置 | ||
1.一种异型风管旋转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整体箱体(1),所述整体箱体(1)的内部通过挡风板(1-4)被隔设为两个互相独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除湿送风通道(2),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所述除湿送风通道(2)用于将进入所述第一腔体的湿空气引入所述第二腔体内;
固定式除湿芯体(4),设置于所述除湿送风通道(2)内,所述固定式除湿芯体(4)用于对湿空气进行除湿;
滑动吸湿机构,沿所述固定式除湿芯体(4)的除湿面进行圆周转动以捕获所述滑动吸湿机构与所述固定式除湿芯体(4)重叠面上的水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型风管旋转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吸湿机构包括再生干燥风通道(3)和风管旋转传动机构(5);
所述再生干燥风通道(3)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所述再生干燥风通道(3)用于将进入所述第二腔体的新风加热成高温极低露点干空气并引入所述固定的固定式除湿芯体(4)内吸湿后经过所述第一腔体排出;
所述风管旋转传动机构(5)与所述再干燥风通道(3)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再生干燥风通道沿所述固定式除湿芯体(4)的除湿面进行圆周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型风管旋转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干燥风通道(3)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的再生回风风道、异型进风管(3-6)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再生出风风道、异型出风管(3-8);
所述再生回风风道与所述异形进风管(3-6)转动连接并用于将所述整体箱体(1)外部的新风加热成高温极低露点干空气以引入所述异形进风管(3-6)内;
所述再生出风风道与所述异形出风管(3-8)转动连接并用于将吸湿后的空气排出至所述整体箱体(1)外;
所述异形进风管(3-6)与所述异形出风管(3-8)以风口相对的姿势分别设置于与所述固定式除湿芯体(4)的两侧,所述风管旋转传动机构(5)用于驱动所述异形进风管(3-6)与所述异形出风管(3-8)的同时沿所述固定式除湿芯体(4)的除湿面进行圆周转动以实现所述固定式除湿芯体(4)的分块再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异型风管旋转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进风管(3-6)与所述异形出风管(3-8)均为两端管口的中心线不重合的异形结构,所述异形进风管(3-6)与所述异形出风管(3-8)通过异形风管连接轴(3-7)连接为一体,且所述异形风管连接轴(3-7)的轴线与所述异形进风管(3-6)的进风口以及所述异形出风管(3-8)的出风口的中心点重叠,所述异型风管连接轴(3-7)贯穿所述固定式除湿芯体(4)的圆心,风管旋转传动机构(5)用于驱动所述异形进风管(3-6)或所述异形出风管(3-8)远离所述固定式除湿芯体的一端运动以使得所述异形进风管(3-6)和所述异形出风管(3-8)靠近所述固体式除湿芯(4)的一端同时沿所述固定式除湿芯体(4)的除湿面进行圆周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型风管旋转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旋转传动机构(5)包括旋转电机(5-1)、主动齿轮(5-2)和被动齿轮(5-3),所述被动齿轮(5-3)设置在所述异形进风管(3-6)或所述异形出风管(3-8)远离所述固定式除湿芯体(4)一端外壁上,所述主动齿轮(5-2)与所述被动齿轮(5-3)相啮合,所述旋转电机(5-1)与所述主动齿轮(5-2)相连以使得所述异形进风管(3-6)和所述异形出风管(3-8)同时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莱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莱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66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