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百叶式连续调节风窗及分支风量的PID调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7129.3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6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郝海清;蒋曙光;吴征艳;裴晓东;奚弦;郭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10 | 分类号: | E21F1/10;E21F1/12;E21F17/18;E21F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黄雪兰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百叶 连续 调节 分支 风量 pid 调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百叶式连续调节风窗及分支风量的PID调控方法,具体涉及煤矿通风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远程监控软件通过实时分析计算百叶式风窗安设分支风量所需调节量,由PID连续调控系统精准调控实现多个叶片旋转角度同步调节,使得百叶式风窗的面积大小稳定变化,亦可在井下通过原位调节按钮对风窗进行调节,风窗两侧的高精度差压传感器实时反演计算巷道中调控后的风量情况并反馈至PID连续调控系统,进一步优化控制指令,如此反复,直至调节至所需调节风量,最终实现了矿井分支风量的连续、稳定、实时和精确的智能化调控,保障用风地点的需风量,为智能通风系统建设提供执行装置与风量连续精确调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通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百叶式连续调节风窗及分支风量的PID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矿井下采掘接替的进行,井下各用风地点的需风量要频繁的调节,当前井下调风设施主要有风门和调节风窗,但风门的调节状态仅有开关两种状态,不能达到井下风量的连续稳定的精确调节,而调节风窗可以根据风窗开口的面积调节特定分支风量达到用风地点风量调节的目的,目前煤矿井下的调节风窗主要有无压全景风窗、可调式百叶风窗、压风动力调节风窗、推拉式调节风窗和拨轮式调节风窗,但调节风窗的调控过程还依靠人工去不断的进行手动调节,且有调节过程繁琐、工程量大、调节精度低、调节不及时和不合理等缺点,导致用风地点的风量不能连续及时有效的精确调控,易因风量不足导致重特大灾害的发生,近年来,随着矿井智能化通风建设的进行,通风参数的精确监测和调控是实现煤矿智能化控制的基础,故提出一种矿用百叶式调节风窗及PID连续精确调控方法,可为矿井智能化风量控制提供一种连续、稳定的精确的智能化调控执行装置和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用百叶式连续调节风窗及分支风量的PID调控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调节风窗的调控过程还依靠人工去不断的进行手动调节,且有调节过程繁琐、工程量大、调节精度低、调节不及时和不合理等缺点,导致用风地点的风量不能连续及时有效的精确调控,易因风量不足导致重特大灾害发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用百叶式连续调节风窗,包括叶片框体、监控装置、PID连续调控系统和动力执行装置,所述叶片框体安设在巷道内,所述叶片框体前后设置有两个测点断面,所述测点断面的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测点断面的侧壁设置有风窗监控分站,所述巷道内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正面与固定座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卡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与齿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齿杆与齿轮啮合。
所述齿轮的内表面卡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与连接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框的内表面设置有叶片框体,所述叶片框体内设置有若干个风窗叶片,所述风窗叶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叶片轴,若干个所述叶片轴均设置在叶片框体的右侧,若干个所述叶片轴之间通过联动杆连接,其中两个所述叶片轴内均卡接有链轮,两个所述链轮通过联动链条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叶片轴与动力执行装置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框架的正面与两个固定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左侧面卡接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均套接在转轴的外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风窗叶片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表面与风窗叶片的表面搭接,若干个所述密封条均设置在叶片框体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监控装置包括高精度差压传感器、叶片角度传感器和原位调节模块,所述原位调节模块由原位调节控制器和继电器组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PID连续调控系统包括远程监控软件和PID精确调控系统,所述远程监控软件包括快速风网解算软件和专家系统软件,所述PID精确调控系统由微分单元、模糊逻辑调节器和PID控制器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71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