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内科患者恢复用的下肢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7656.4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7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潘美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晨(广东)科学研究规划院 |
主分类号: | A61H15/00 | 分类号: | A61H15/00;A63B21/02;A63B23/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盟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13 | 代理人: | 樊广秋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患者 恢复 下肢 训练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神经内科患者恢复用的下肢训练装置,包括有框体等;框体上部后侧连接有座椅,座椅上部后侧左右对称均连接有扶手,座椅上部后侧连接有靠板,框体前侧设有拉伸机构,框体内部前侧设有加重机构,框体前侧中间设有卡位机构。本发明所公开的神经内科患者恢复用的下肢训练装置具有方便调整训练强度、稳定保持训练强度和自动为使用者背部按摩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训练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患者恢复用的下肢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部分神经内科的病症中可能影响到使用者的脊椎,造成肌肉萎缩,丧失行走能力等,在诊治之后,患者在恢复期进行复健训练时,需要对自身下肢着重训练。
现有的神经内科患者恢复用的下肢训练技术,多数依靠简单地将移动靠拢双腿而达到训练的目的,然而,不同的患者身体机能不同,无法根据自身情况调节训练强度,设计不够人性化,其次,除去训练下肢,长期坐于椅子上,不仅劳累,且浪费时间,未能进一步地加强复健训练的效果。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够训练下肢,方便调整训练强度,能够自动为使用者背部按摩的神经内科患者恢复用的下肢训练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训练下肢,方便调整训练强度,能够自动为使用者背部按摩的神经内科患者恢复用的下肢训练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
第一方面,一种神经内科患者恢复用的下肢训练装置,包括有:框体,框体上部一侧连接有座椅;扶手,座椅上部一侧对称均连接有扶手;靠板,座椅上部一侧连接有靠板;拉伸机构,框体一侧设有拉伸机构;加重机构,框体内部一侧设有加重机构;卡位机构,框体一侧中间设有卡位机构。
进一步地,拉伸机构包括有:第一滑杆,框体内两侧均对称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杆;连接杆,第一滑杆外侧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杆;放置框,第一滑杆内侧之间均连接有放置框,放置框与框体滑动式连接;复位弹簧,连接杆与框体之间均对称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在第一滑杆上。
进一步地,加重机构包括有:导杆,框体内一侧中间连接有导杆;移动架,导杆上滑动式连接有移动架;滑筒,移动架内侧间隔均匀连接有四根滑筒;第二滑杆,滑筒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与放置框相互配合;压缩弹簧,第二滑杆与滑筒之间均连接有压缩弹簧;拉杆,移动架上部连接有拉杆。
进一步地,卡位机构包括有:导向杆,框体内下部一侧对称连接有导向杆;卡板,导向杆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卡板;第一弹簧,卡板与导向杆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在导向杆上;压杆,卡板上部一侧连接有压杆,压杆与框体滑动式连接;卡槽板,拉杆一侧连接有卡槽板,卡槽板与卡板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按摩组件,按摩组件包括有:导轨,靠板两侧均对称连接有导轨;滑座,两侧导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滑座;滑动架,滑座中部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架;第二弹簧,滑动架与滑座之间均对称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在滑动架上;按摩球,滑动架一侧均对称连接有按摩球;遮挡板,靠板一侧连接有遮挡板,遮挡板位于滑动架外侧。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敲击组件,敲击组件设置在靠板一侧与滑动架一侧之间。
进一步地,敲击组件包括有:固定杆,靠板两侧均上下对称连接有固定杆;凹凸板,两侧固定杆内侧之间连接有凹凸板;接触杆,滑动架一侧中间均连接有接触杆,接触杆与凹凸板相互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晨(广东)科学研究规划院,未经国晨(广东)科学研究规划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76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