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绿咖啡豆提取物的工业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7726.6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4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程远欣;张喆;杨清山;钱建瑞;刘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晨光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B01D11/04;A23F5/2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赵幸 |
地址: | 0572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咖啡豆 提取物 工业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绿咖啡豆提取物的工业化方法,其步骤包括原料轧片、超临界预萃取、有机溶剂萃取、有机溶剂分离精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喷雾干燥等。本发明具有集成创新程度高、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产品纯化效果好、绿咖啡豆提取物得率高等优势,产品水溶性、抗吸湿性、咖啡因含量等指标明显优于同行产品,农药残留满足国际最严苛标准要求,已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定规格高品质绿咖啡豆提取物生产工业化方法,尤其是一种制备绿咖啡豆提取物的工业化方法。
背景技术
绿咖啡豆是茜草科植物咖啡树的种子,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其中绿原酸及其同系物(又称绿咖啡豆提取物)是绿咖啡豆主要的多酚类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癌、抑菌等多种生物活性。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认为,绿咖啡豆提取物具有良好的减肥、降血压功能,故深受消费者喜爱。
我国是绿咖啡豆的主要生产国,生产地集中在云南和海南两省,云南以小粒咖啡豆为主,主要分布在普洱、保山等地,海南省种植主要集中在万宁、三亚等地。每年有上万吨绿咖啡豆无法满足直接食用的要求而废弃,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因绿咖啡豆中绿原酸同分异构体种类较多,而且极性也不尽相同,给绿咖啡豆提取物的萃取、纯化带来了困难,采用常规的萃取溶剂和萃取方式,萃取得率较低,有效成分占比不稳定,影响后续开发利用。此外,绿咖啡豆含有的咖啡因、小分子糖与脂类物质的存在使得绿咖啡豆提取物的咖啡因含量高、粉末流动性较差、吸湿结块严重,极大的影响了绿咖啡豆提取物在终端产品中的应用;同时,各国近年来持续加严对植物提取物农药残留的限制,绿咖啡豆提取物制备过程本身是一个成分富集过程,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也得到富集,越来越难以突破国际贸易壁垒;因此,亟需开发高品质绿咖啡豆提取物生产工业化技术,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纯化效果好、产品得率高、质量好的制备绿咖啡豆提取物的工业化方法。
本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制备绿咖啡豆提取物的工业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绿咖啡豆直接轧片得到绿咖啡豆胚片;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对绿咖啡豆胚片做预萃取,回收二氧化碳后得到分离物和预萃取后胚片,分离物弃去做无害化处理;预萃取后胚片使用有机溶剂A萃取,得到萃取液,萃取液浓缩至溶剂含量40±5wt%,得到浓缩液;浓缩液中依次加入有机溶剂B、有机溶剂C,分别进行液液萃取,萃取过程调节pH值至4.8±0.2,萃取完成后静置分离,依次得到有机溶剂B的下层液和有机溶剂C的上层液,分别浓缩,分别得到含有咖啡因和绿咖啡豆油的副产物,同时回收溶剂B、溶剂C循环利用,循环利用的溶剂C需周期性进行精馏以减少其中的溶剂B成分比例;有机溶剂C的下层溶液合并、真空浓缩至有机溶剂含量低于1%,然后将得到的浓缩液用纯水稀释至总绿原酸浓度12±2mg/mL,温度35±2℃;所得稀释液使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处理,调节有机溶剂D温度35±2℃、pH值4.3±0.2进行解析,收集解析液;解析液真空浓缩、脱除溶剂残留后,使用喷雾干燥设备制得绿咖啡豆提取物粉末;添加或不添加辅料,调混为不同规格的绿咖啡豆提取物产品。
本发明使用防碰撞液压轧坯机直接将绿咖啡豆轧片,胚片厚度控制在0.3±0.05mm,压辊持续降温,确保温度控制在60℃以下。
本发明超临界萃取釜压力为18±1MPa,温度50℃±2℃,预萃取时间5±0.5小时,二氧化碳流量值为胚片重量的8-16倍;使用两个分离釜做两级分离解析,一级解析压力为8±1MPa,二级解析压力为5±0.5MPa。
本发明有机溶剂A为高度乙醇,其浓度为80±2wt%,萃取温度40±2℃,料液比1:3~8,遍次4~6遍。
本发明所述浓缩液中依次加入有机溶剂B、有机溶剂C,分别进行液液萃取,具体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晨光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晨光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77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脉冲神经网络的深空岩石图像分割与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离心泵叶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