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脉腔内闭合微导管治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8151.X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8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彭丽;潘福义;郭明晖;孟宪国;张强;刘滨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海康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张岭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闭合 导管 治疗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静脉腔内闭合微导管治疗装置,包括控制组件和导管组件;控制组件内安装有动力源以及与动力源相连接的公接头;导管组件内滑动安装有能够与公接头卡接配合的母接头、与母接头相连接的导丝,以及套设在导丝外部且与导管组件固接的管体;导丝包括固定端和工作端,导丝固定端与母接头相连接;控制组件上设有限位结构,导管组件上设有限位件;当母接头与公接头卡接时,朝远离导丝工作端的方向移动导管组件,直到限位件能够径向转动并卡合至限位结构上,使得导丝工作端伸出管体至稳定的工作态;解除限位件和限位结构的卡合后,移动导管组件,使导丝工作端收回至管体内并切换为非工作态。本申请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脉腔内闭合微导管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静脉曲张俗称“炸筋腿”,是静脉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使得血液蓄积下肢,静脉压过高而引起的血管突出皮肤表面的症状。静脉曲张多发生在下肢,如果不及时治疗,血栓有可能向上或通过交通静脉蔓延到深静脉,造成深静脉血栓,有危及生命的风险。
目前,治疗静脉曲张的方法主要有穿弹力袜、手术剥除等,其中,穿弹力袜的治疗效果并不显著;手术剥除的治疗方式虽然成功率较高,但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将静脉主干去除,术后会留下较为明显的切口疤痕,创伤较大、痛苦多,且恢复时间长,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传统的治疗方式存在治疗效果差、恢复时间长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本申请提供一种静脉腔内闭合微导管治疗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静脉腔内闭合微导管治疗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静脉腔内闭合微导管治疗装置,包括分体设置的控制组件、导管组件和注射器;
控制组件内安装有动力源以及与动力源相连接的公接头;
导管组件内滑动安装有能够与公接头卡接配合的母接头、与母接头相连接的导丝,以及套设在导丝外部且与导管组件固接的微导管管体,注射器与微导管管体和导丝之间的注液通道连通;
导丝包括固定端和工作端,导丝的固定端与母接头相连接;
控制组件上设有限位结构,导管组件上设有限位件;
当母接头与公接头卡接时,朝远离导丝的工作端的方向移动导管组件,直到限位件能够径向转动并卡合至限位结构上,使得导丝的工作端伸出微导管管体至稳定的工作状态;解除限位件和限位结构的卡合后,移动导管组件,使导丝的工作端部分或全部收回至微导管管体内并切换为非工作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治疗时,通过直接或超声引导穿刺的方式将导丝和微导管管体置入需要闭合的静脉内;通过母接头和公接头卡接配合以将导管组件安装在控制组件上;通过朝远离导丝的工作端的方向移动导管组件,直到限位件能够径向转动并卡合至限位结构上,使得导丝的工作端伸出微导管管体至稳定的工作状态;通过动力源带动公接头和母接头转动,进而带动导丝转动,导丝旋转的过程中,工作端持续刺激静脉血管内壁使之痉挛,达到机械物理性损伤静脉血管的目的;同时通过注射器将硬化剂均匀注入静脉血管内,进而化学药物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通过机械损伤和化学药物损伤共同的作用,最终达到使得曲张的静脉纤维条索形成、管腔闭塞的目的;相比于仅通过化学药剂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进行治疗的方式,本申请增加了对病变血管内壁的机械刺激,使得病变血管产生痉挛,血管腔体缩小,闭合效果更好,且治疗过程中切口小且少,留疤小,治疗时间短,操作简单,疼痛小,大大缩短了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
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一对外壳体,两外壳体卡接固定并形成具有腔室的安装部和握持部,动力源和公接头设置于安装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海康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海康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81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齿轮热处理多工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