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车载雷达定位侧边车位角点位置精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9037.9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1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澄宇;祖春胜;张飞;曹姜;袁雁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域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5/06 | 分类号: | G01S15/06;G01S15/931;G01S7/539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孙小华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经济开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车载 雷达 定位 侧边 车位 位置 精度 方法 | ||
1.一种提高车载雷达定位侧边车位角点位置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构建全局坐标系,以此时车辆后轴的中心点为坐标系原点;
步骤二:令回波距离为E,车辆移动过程中,当E<2000mm时,将回波点的位置坐标记为(EX,EY);其中,在全局坐标系下:
EX=VX+USS1XPos*Cos(VehHeadangle)-(USS1YPos+E)*Sin(VehHeadang le);
EY=VY+USS1XPos*Sin(VehHeadangle)+(USS1YPos+E)*Sin(VehHeadang le);
其中,(VX,VY)为车辆后轴中心点在全局坐标系下的坐标,VehHeadangle为车辆航向角,(USS1XPos,USS1YPos)为雷达在以车辆后轴中心点为原点的坐标系上的坐标;
步骤三:将采集到的回波点依次分组,每组中回波点个数为N,将一组中的N个回波点进行线性拟合处理,计算该组回波点的斜率和截距如下:
k=(Sum y*Sum x-Sum xy*N)/(Sum x*Sum x-Sum x^2*N);
b=Sum y/N–k*(Sum x/N);
通过斜率k和截距b得出该组回波点拟合后的线段方程;其中,Sum y为N个回波点y坐标之和,Sum x为N个回波点x坐标之和,Sum xy为N个回波点x坐标和y坐标乘积之和;
得出拟合线段方程后,作该组回波点中的开始点和结束点到该拟合线段上的垂点,记为P1(x1,y1),P2(x2,y2),P1和P2作为该拟合线段的起点和终点,计算该拟合线段和车辆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记为A;即每组回波点对应一段拟合线段,以及一个夹角A;
步骤四:设定夹角阈值为A_Thr、设定置信度阈值为C_Thr和初始置信度为C,当夹角A>A_Thr时,则该拟合线段的起点为障碍物起始点的置信度C′为在初始置信度C的基础上下降c1,即C′=C-c1;
若下一段拟合线段仍然为A>A_Thr时,则此拟合线段的起点为障碍物起始点的置信度C′为在上一置信度C′的基础上再下降c1,即C′=(C-c1)-c1,依次类推;
当A<A_Thr时,则该拟合线段的起点为障碍物起始点的置信度上升c1;即该拟合线段的起点为障碍物起始点的置信度C′为在初始置信度C的基础上上升c1,即C′=C+c1;
若下一段拟合线段仍然为A<A_Thr时,则此拟合线段的起点为障碍物起始点的置信度C′为在上一置信度C′的基础上再上升c1,即C′=(C+c1)+c1,依次类推;
每当新的拟合线段出现后,进行一次置信度的更新运算,并且当某一拟合线段的置信度C′超过阈值C_Thr或者为所有拟合线段的置信度C′中最高时,则该拟合线段的起点坐标即为障碍物的起始点位置坐标,即为P1(x1,y1);
步骤五:当E>2000mm时,将所记录的回波点坐标运用步骤二至四相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得到障碍物的终止点位置坐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车载雷达定位侧边车位角点位置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障碍车辆为平行车辆,即障碍车辆与车辆移动方向平行,则A_Thr设为10°,若障碍物车辆为垂直车辆,即障碍车辆与车辆移动方向垂直,则A_Thr设为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车载雷达定位侧边车位角点位置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置信度C的初始值为50,C_Thr为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车载雷达定位侧边车位角点位置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1设为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域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域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903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