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烫伤温针灸架及其多穴位温针灸盒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9336.2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7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田利军;田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利军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271199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烫伤 针灸 及其 穴位 | ||
本发明公开了防烫伤温针灸架,包括支撑板和医疗针,所述支撑板的底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医疗针贯穿通孔,所述支撑板的上侧通过固定装置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呈贯穿设置的通气孔,所述圆筒的上端铰接有封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每个所述固定杆背离圆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本发明设计合理,构思巧妙,可避免艾绒或艾灸条燃烧的灰烬散落到病人皮肤上,同时在医生斜向施针时,可对针灸进行固定,避免了发生针脱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针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防烫伤温针灸架及其多穴位温针灸盒。
背景技术
温针灸是一种把针刺和温灸相结合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具体操作方式是将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一段长2cm左右的艾灸条插在针尾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灸条燃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利用针刺穴位的刺激和艾绒或艾灸条燃烧产生的温热作用,将二者结合进一步加强治疗的效果。
但现有技术中,艾绒或艾灸条燃烧的灰烬散落到病人皮肤上,容易烫伤病人,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而且在医生斜向施针时,无法对针灸进行固定,可能造成在患者身上发生针脱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防烫伤温针灸架及其多穴位温针灸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防烫伤温针灸架,包括支撑板和医疗针,所述支撑板的底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医疗针贯穿通孔,所述支撑板的上侧通过固定装置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呈贯穿设置的通气孔,所述圆筒的上端铰接有封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每个所述固定杆背离圆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每个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有侧板,每个所述侧板内开设有安装腔室,每个所述固定杆贯穿侧板的侧壁并从安装腔室内穿过,每个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卡接圆盘,每个所述安装腔室内设有抵压装置,每个所述侧板的底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柱,每个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插环和插槽,所述插环固定连接在圆筒的底侧壁上,所述插环为铁制材料,所述插槽开设在支撑板的上侧壁,所述插槽为与插环相匹配的环形结构,所述插槽的底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磁铁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抵压装置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安装腔室的侧壁内,所述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两侧壁与安装腔室的两侧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抵压弹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支撑板为隔热材料制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圆筒采用帕姆板特种工业透明材料制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卡接圆盘为圆周侧壁上呈多个深V形的圆盘。
多穴位温针灸盒,包括下端呈开口设置的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上端开口侧壁上铰接有盖板,所述放置盒的侧壁内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安装板为表面光滑的玻璃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利军,未经田利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93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