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窑外预分解氰化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9534.9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2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章小华;李春萍;赵正斌;唐柯;张衡;赵万仪;叶维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红狮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D3/40 | 分类号: | A62D3/40;B01J23/34;B01J23/889;B01J37/02;B01J37/08;C04B7/43;A62D101/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窑外预 分解 氰化物 方法 | ||
1.一种水泥窑外预分解氰化物的方法,其方案为:
步骤一、混料:取氰化物物料,测定物料中的氰基含量,按照氰基含量的2%-6%向原料中加入催化剂前驱体,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料;
所述的催化剂前驱体为一种秸秆粉负载复合金属盐催化剂前驱体,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按照质量份数,将0.1-0.6份的亲水改性剂加入到100-160份的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将50-65份的玉米秸秆纤维分散到溶液中,控温50-70℃,搅拌30-60min,过滤,将玉米秸秆纤维清洗干净,再加入200-250份氧化剂水溶液,控温80-100℃,搅拌反应10-50h,过滤,得到含羧基的玉米秸秆纤维,然后将上述含羧基的玉米秸秆纤维放入到100-200份水中,加入3.2-6.5份 氨基甘油,0.2-0.8份多乙烯多胺,0.2-0.8份硫酸,控温80-90℃,反应5-10h,完成后过滤,滤液循环使用,然后在50-70℃下烘干,即可得到一种亲水处理完毕的秸秆粉;
然后将5.4-8.2份的锌盐和0.8-2.4份的金属源分散到60-80份的质量份数为10%-40%的乙醇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亲水处理完毕的秸秆粉,混合搅拌均匀时秸秆粉充分吸收溶液,然后控温60-100℃,在搅拌下使乙醇挥发,得到秸秆粉负载复合金属盐催化剂前驱体;
步骤二、分解:将混合物料输送到热处理设备中,所述的热处理设备为密闭耐火材料制成,外部设置有耐火保温材料,顶端设置有烟气管,设置有通向水泥窑的通风管;所述的通风管将水泥窑预分解系统中的500-600℃的热风导入热处理设备中与混合物料接触,反应时间为10-30min,热风通过烟气管进入到固气分离器中分离扬尘,然后进入到水泥窑分期处理系统中处理;
步骤三、将热分解料与固气分离器中收集的扬尘合并后用作水泥窑原料,作为资源二次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窑外预分解氰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气分离器为旋风分离器或重力沉降器或惯性分离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窑外预分解氰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亲水改性剂为聚乙烯醇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窑外预分解氰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秸秆粉末的细度为100-4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窑外预分解氰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源为硝酸锰、偏钒酸铵、硝酸镍、氯化钴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按照质量比等比例配置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窑外预分解氰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锌盐为硝酸锌或氯化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窑外预分解氰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前驱体在热处理设备首先被氧化成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氰化物的分解。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窑外预分解氰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剂水溶液中含有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15%的重铬酸钾,10%-18%的浓硫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红狮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红狮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953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